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刀锋》读后感_1300字

2019-08-10 20:49:37 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300字

终于用半个月的时间看完毛姆的四部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面纱》,《刀锋》,确实不虚此行!若论个人喜好,我觉得无疑《枷锁》当之无愧是第一,《刀锋》第二。
这四本书都有讨论着一个话题,就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人生到底是按社会引导的方向过完一辈子,即无看点也没多少错点好呢;还是按自己某天心血来潮的决定,走出波澜起伏不死即残的一生来的更有意义呢?这个话题也常常在我内心起涟漪。
不容质疑如果按这种方法区分,这世界就只活着两种人,一种是无脑机器人占98%,一种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者占2%。第一种人过着生下来就该吃饭,穿衣,上学,工作的生活,无论他们自觉如何独特于别人,却一贯行走在文明铺设好的大道上,追求这世上大家追求的;唾弃这世界大家遗弃的,并不关心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按大多数人一样做肯定错不了。第二种人是这个世界思想的制造者和秩序的创建者,他们因为没有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追求和大家一样追求的东西,把问题想明白之前干脆放弃追求,他们把空出来的无限时间用于去神思,摸索,最后留下一种种思想永留世间。
另外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个人如果按正常的社会秩序行走,总会发现自己的力量如此之小,无论你已如何富足;无论怎样拼命的工作;无论怎样将剩余时间都用于家庭,都会感觉生命脆弱的一个意外也承受不起,一秒钟都延误不了。而另一种超然于世俗的社会秩序的人,他的能量取之不竭,时间富足,哪怕金钱舍尽照样走遍地球。好比《刀锋》中拉里救济大病后的苏珊那般,轻松自然。
故我常常想,婚姻到底是一项利于社会进步还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现象。如果世界没在婚姻,男女按年龄在社会机构去捐献精卵子,由社会专业机构负责配对,孩子孵化,教育培养的工作,成年男女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与自己喜欢的人相爱同居。此时,所有孩子在适宜生存环境下成长,好过在那些九成不知道如何为人父母的环境下成长,而成年人也没有子嗣观念,这将擦去多么壮烈的社会羁绊的一笔;社会提供所有专业的服务,大家住着酒店式管理的小区,每个小区有个大型的餐厅,有大型的洗衣厂(当然这些厂里的事也得有人做,如果文明进化度没达到使用机器人的地步,起码拿工资做家务比不拿钱还受气做家务的心理舒畅度要高的多),而成年男女因为只做自己兴趣所致的事,更容易出现天才和成就奇迹;男女之情也变的充满激情和美好,再没有男人或女人因为进入了婚姻,从此一劳永逸的停止自身的成长,黄脸婆和油腻男将不知何物,大家都因为今夜的派对激情的准备着,精美的梳妆着自己,精准的表达自己,勇敢的接近爱情和放弃伪装成亲情的爱情!
这是我每天早上六点起来拖地,洗衣,送孩子,买菜,炒完菜还要劳累的洗着一家人的碗筷时的畅想!
最后,用拉里那段话:“我在巴黎碰到过不少坏人,而回到芝加哥以后,碰到的坏人更多,但是他们为非作歹不是遗传的原因就是环境的因素,半点不由人。面对这些罪恶,社会应该负更大的责任。我是上帝的话,绝对不会狠心惩罚他们,即使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不该永远在地狱受苦”。饶了作品里那些象极我们自身的人物吧!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