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2020-02-15 07:31:10 读后感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1300字

我已经不需要用任何语言去陈述这本书讲了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想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深入内心、改变你的生活方式的人,你真幸运,这本书真的能改变你,但,改变你的真的是这本书吗?可能不是,应该是你自己的参悟!

我会把书中重要的段落一一列上,不仅仅是给给这本书一个交代,也是希望我能时时在心中铭记这文字背后的真义!

每当心中充塞着执着、恐惧、权利欲,或是在追求享乐和地位时,空寂感便消失了,这时,心被塞得满满的,没有任何空间。
你有没有全心全意地注意过某种东西?你现在对眼前这位演讲者的话语,有没有真的在注意听?还是你正抱着比较之心在听,看着他说的话和你以前所吸收的知识是否相应?你是不是在根据自己的认知、倾向和偏好在诠释这位演讲者的话语?如果是的话,那就不叫全心全意倾听了,不是吗?
如果你的心中有善意!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是恰当的,包括你的关系、你的行为以及你的思考方式。
点亮自性之光意味着不去追随他人的见解,不论它有多么恰当、合乎逻辑、富有历史性或是具有说服力的,如果你正站在某个权威、教条或结论的阴影之中,你就无法点亮自性之光了。
信仰的本质就是不必通过自己的探索、行动和能量,便轻易接受某样东西是真理。
“我”永远都在用旧的经验诠释新的事物,因此,“我”从来都无法以焕然一新的心态面对崭新的事物,“我”总是通过概念、结论、言语和过去的理由来看待新的反应或新的感觉,所以“我”的心永远是暴力的。
我们总是执着于思维活动,崇拜思想虚构出来的事物。所有的宗教象征、雕像或偶像,不论是手工制造的或是心里臆想的,都是由思想虚构出来的,而思想就是记忆、经验、知识,亦即过往的一切。过往的一切都变成了传统,传统又变成了最神圣的东西,因此,我们是否尊崇传统?
“观察”意味着你必须解脱所有强加于你身上的文明、个人欲望、个人的期待、偏见、渴求以及恐惧等,只有当心彻底安静时,你才能进行观察。
你一旦认清思想者即是思想,控制者就是被控制的对象,观者便是被观之物,那么思想的活动自然会停止。
冥想的真正含义是沉思、留心、觉察、清楚地看见。若想清楚地看见,没有任何扭曲地进行观察,你必须对自己内心的局限和底层的活动有所觉察。只是觉察它,而不是企图去改变、转变或解决它。对整个意识内容进行毫不扭曲而又了了分明的观察便是思想的开始及结尾。
只有当你的心中没有任何念头或自我中心感时,你才能清楚地、全神贯注地觉察,这就是冥想。
如果你摆脱了时间感,你的贪欲所指望的明天就不存在了,你会立即采取行动来袭击它,思想从怠惰之中发明了心理上的时间感,以此作为逃避、拖延以及沉溺的手段。
你能不能在当下这一刻开始学习“听”的艺术?也就是去倾听、觉察你心中的反应,并留出空间来包容心中的律动,同时又能听到外在的声响。
清晨起来,你望向窗外,看见远山、河谷、树林及绿洲,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名初生婴儿见到壮观无比的景象一般。这意味着你要不带有任何偏见、结论、成见去进行观察。
语言并非真实的东西,它只是个工具。
观者即是过往的记忆、印象、结论、意见和论断。
意识是时间、度量、比较、衡量、论断的活动。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成为数据分析师:6步练就数据思维》_精选读后感_1300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