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2020-02-14 06:41:06 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1300字

本书主要讲了阅读的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书中也反复强调要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主动积极去阅读。阅读也是一项技能,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更好掌握。

现将四个层次的基本骨架列出如下:

基础阅读是讲阅读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比如识字和词汇。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想读的时候,书中写的却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外国文字,这样的基础阅读层次的问题就发生了。

检视阅读是一种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了解一本书的艺术。

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和“粗浅的阅读”。

分析阅读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理一本书的内容大纲),对应的问题是:【1】这本书整体上在谈些什么?

细分4个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对应的问题是:【2】作者细节上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细分4个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对一本书作出评论),对应的问题是:【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主题阅读中有两个阶段: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即列出与主题相关的书单。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细分为五个步骤。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6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6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6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2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24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1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8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