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2020-02-18 22:17:23 读后感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1300字

纯阳书评第333期《全数字化赋能》都在讲数字化,那么有一个问题,数字化到底是哪个层面上的东西?《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简单而粗暴,直接把数字化和信息化画了等号,把数字化作为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蝶变》则深邃很多,没有沉溺在信息和数字的技术范畴内,从信息与组织的关系入手,抓住信息化和数字化围绕管理展开且为管理服务的深层逻辑,得出数字化等同于管理的数据化的结论。接着上边的逻辑,这本书在信息与组织的关系之路上走得更远,信息为管理服务,那么管理又是为什么服务?答案是管理为企业服务,那么企业又为什么服务?答案是企业应该为客户服务,道理也很简单,没有客户的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信息化也好,数字化也罢,都应该为客户服务,说的再直接一点,企业的数字化应该着眼于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就是这本书里一切有关数字化讨论的核心逻辑和活的灵魂,而且正是凭借这一条逻辑,作者把企业内部信息化和互联网公司对传统公司的颠覆贯通了起来,两者在以往是两个范畴的事情。在传统认知中,传统企业把信息化作为优化企业内部管理、降本增效的管理工具,与那些互联网公司利用IT技术颠覆或者努力颠覆传统行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但是按照本书的逻辑,这两种行为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一回事,最终着眼点都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区别只是第一着眼点的不同。互联网公司使用IT技术搞颠覆,其第一着眼点就是最终着眼点,两点聚焦在客户价值并融为一体。传统信息化的第一着眼点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是推动内部管理的优化,通过这种优化间接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在这种模式中出现了第一和最终两个着眼点,且两者是分离的。正是这种着眼点的分离让人们误以为两者是两种东西,而且也正是两者在着眼点上的不同使得两者的效用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为客户价值的类型和数量的不同。

这种逻辑的发现和这种逻辑下的有关信息化和数字化工作的统一观,对于重新理解信息工作的本质和把握信息工作的未来趋势很有意义。

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调整传统企业信息化工作思路。改变传统信息化工作第一着眼点聚焦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常规思维,效法互联网公司,将信息化工作的第一着眼点和最终着眼点融合聚焦于客户价值,在规划设计信息系统时要主动考虑,这样的系统上线到底能为客户创造什么价值,能降低客户的成本?能改善客户体验?能带来新的价值创造?如果这些问题想不清楚,或者就没有答案,那么就要反思该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一句话,企业上信息化要解决内部问题,但是归根结底要解决客户问题。二是企业信息化工作要和数字技术驱动的反颠覆、防颠覆工作整合起来一并统筹考虑。传统企业如何应对市场中的颠覆者,他们都手握数字技术作为颠覆武器,如果信息化不能积极配合业务,并为业务提供同样有力武器的话,那么无异于冷眼旁观手拿大刀长矛的同仁去面对手持洋枪洋炮的对手。

总之这本书很值得企业信息化工作者一读,尤其是过于强调技术的技术派人士。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成为数据分析师:6步练就数据思维》_精选读后感_1300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