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_1800字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读后感1800字
之前读的纸质书,然后在微博打卡,现在搬运到这里。
断断续续,一天就把余华的《活着》看完了,印象中是我第一本看完的书。
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一家四代悲惨的遭遇,让我内心十分沉重。
书中有太多哭泣的描写,哭,要么是极度悲伤,要么是极度喜悦,然而更多的还是悲伤。
福贵本是地主家的少爷,但是嗜赌成性,把家产全输光了,一家老小从砖瓦房搬到了茅草屋。
一直穷还好,就怕从富人到穷人的这种巨大反差,从拥有到失去的巨大落差。
福贵他爹开始气得要死,后来也认命了,把家产全变卖成铜钱,让他一担担运到城里还债,就是让他体会祖祖辈辈挣钱的艰辛,真是良苦用心。可惜,没过多久,他爹就走了。
福贵的妻子家珍还怀着孩子,女儿凤霞才几岁,母亲小脚,走路都不方便。
家珍他爹见不得女儿受苦,把她带回城里的家,福贵伤心的认为家珍再也不回来了,母亲安慰她家珍永远是她的女人。
几个月后,家珍真的回来了,还带着出生的儿子有庆。
就这样,一家人过着清苦的日子,富贵他娘还是病倒了,家珍让他去城里请大夫。
这一去,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做了士兵,离家越来越远,他又不敢逃走,要么被打死要么被其他部队抓去,后来他们被解放军包围了,起初还会空投食物,他跟老兵老全和小兵春生关系很好,三人互相照应。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战斗,国民党伤亡惨重,老全也死了,春生去找吃的再也没回来,福贵被解放军俘虏了。要么参军,要么回家,福贵选择了回家,他太想家了,他娘,妻子和一双儿女。
长途跋涉后,福贵终于到家了,他娘在他走后没多久就走了,临走前坚信福贵没有去赌博,女儿凤霞在一场大病后成了聋哑人,好在有庆三岁了。
后来人民公社开始了,土地充公了,锅被砸了,村长成了队长,全村吃食堂,每个人按劳动力记工分,全村人浩浩荡荡地一起下田劳作。
就这样,过了一段每天都有肉吃的日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干不了重活,可是又不能不干活。
很快,食堂的粮食吃完,队长让村民去成立买锅自己做饭吃,这个时候哪里还有饭吃?屋漏偏逢连夜雨,长达一个月的大雨,加上天晴后的高温,导致庄稼颗粒无收。每天都是挖野菜,吃树皮,可真苦了孩子,饿得不行了只能喝水。后来野菜都被挖没了,家珍拖着虚弱的身子去城里她爹那里从牙缝里要出一点米,家珍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女人,本就几周的粮食,硬是各种掺和撑了三个月,终于熬到了丰收的季节。
儿子有庆给生孩子大出血的县长夫人献血,结果被抽死了,抽死了,抽死了……福贵想杀人,但是县长是春生,他见了也没了脾气,说了句你欠我一条命就走了。
福贵把有庆埋了,不敢告诉家珍,想着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家珍是个聪明的女人,虽然她已经卧床不起,但还是推断出儿子有庆已经死了,她让福贵背她去坟地看看,到了就是撕心裂肺的哭喊。
现在福贵和家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到了婚假年龄的凤霞,凤霞除了聋哑,长得好看又能干活,从小就拿着篮子和镰刀在福贵旁边割草,洗衣做饭,照顾她娘,这孩子命真苦。
福贵拖队长给凤霞找户人家,不管是缺胳膊还是少腿,只要对凤霞好就行。队长还真找到了,是个偏头,做搬运工,挣钱不少。偏头就是二喜,这小伙是真好,没有嫌弃凤霞,还有心地给她家粉刷了墙,换了屋顶的茅草,风风光光的把凤霞娶走了。福贵和家珍高兴坏了,可以说这是他们这一生中难得的最快乐的时光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县长春生和队长都被打成了走资派,春生自杀了,队长挨了打。作为贫民的福贵是相对安全的。
有一天,二喜带着凤霞回娘家,告诉他们凤霞有了。到了生产的日子,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二喜要求保大,结果孩子出来了,凤霞因为大出血走了。二喜把凤霞背回娘家,这次没有瞒着家珍,家珍也猜到凤霞出事了,看着凤霞竟然没有哭,或许无声才是最大的悲恸。
往后的日子,家珍整个人内心舒坦了许多,虽然孩子都没了,但她还有福贵,最后家珍安静地走了。家珍是我最敬佩的人,对福贵不离不弃,面对生活的苦难,命运的捉弄,从不退缩。即使身患重病,还想着多分担一点。
二喜是个好男人,把儿子苦根背大了,一次意外事故,二喜被压死了,也被送到了那个医院,富贵家三条命都死在了那里。
福贵把苦根带回村里,这时只有他们爷孙俩相依为命了。一天,苦根发高烧,福贵给他煮了一碗豆子,下地回来,发现苦根吃豆子撑死了……
亲人都死了,生活还要继续,活着就有希望,福贵买了头老牛,跟自己一样年老体弱,取名福贵,一起劳作,努力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