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_读后感_1800字

2020-02-16 15:21:12 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_读后感18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 自然和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物都定有其因,人的全部行为都是由愿望、动机、意图等精神因素决定的。而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附加的过程。弗洛伊德的这个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理论,可以很恰当地解释《乌合之众》里的大众群体心理机制。

勒庞根据对若干重大历史事变(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和发生在他周围的一些事实的观察,又认为不管是什么种族,当其中的个体为了行动的目的而聚集成一个“心理学的群体”时,“仅仅从他们聚在一起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看到,除了原有的种族特征之外,他们还表现出一些新的心理特征。

按他的评价,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社会主义者、幼儿和原始人”一样,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

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一些重要后果,如教条主义、偏执、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以及责任意识的放弃。用他的话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

勒庞观察到的另一条群体心理学规律: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

在群体中间,就像“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在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之后一样,会产生一种暴烈、短暂而又巨大的能量。

用勒庞的话说:群体“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诚实的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

参与到群体中的个人,不但能够变得“偏执而野蛮”,而且在他只有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理解的各种“理想”的鼓舞下,他会表现出极高的道德,因此勒庞断言,凡是大规模的群体运动,总是类似于宗教运动。因此勒庞断言,凡是大规模的群体运动,总是类似于宗教运动。

群体的轻信、极端与情绪化反应等弱点,显然既为领袖的品质划定了上限,也给他动员自己的信众提供了许多可乘之机。

群体的心理过程中并没有多少的逻辑成分,在超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之外,他也不具备多少经验和合理的批评能力,而这正是一些别有所图的个人或集团赢得群众信任的一个要件。

他们也许只是些野心家,也许是这样或那样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鼓吹什么大概并不重要,关键是如果政治中的人性真如勒庞描述的那样,则领袖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改变甚至制造人民的意志的。勒庞为我们概括出的领袖煽动信众的三个最为重要的手法,这又会让人想到奥威尔的《1984》。当这些领袖们打算用各种社会学说影响群体的头脑时,他们需要借助“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他说:“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根据勒庞的观察,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在弗洛姆《对自由的恐惧》一书中,有希特勒的一段话,它对于了解有着心理弱点的群体和偏执的领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一定是大有帮助的。希特勒说,群众“就像女人……宁愿屈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懦弱的男人。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他们更容易被一个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而不大容易满足于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他们对用这种高贵自由能做些什么茫然不解,甚至很容易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不会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也不会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种学说的真实意义”。

这些几乎是逐字逐句重复勒庞的话,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勒庞在分析群体心理时得出的结论,的确是同20世纪以来人类的政治命运息息相关。

看看历史和现实 可以说, 20世纪能量巨大而暴虐的独裁制度,它与以往的专制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它们的合法性全都援之以一定的群众基础,乌合之众被利用之后肯定就是走向被奴役。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 《改革新启蒙:思想市场驱动中国变革》_读后感_1800字
  • 《挪威的森林》_读后感_1800字
  • 《每一天梦想练习》_读后感_1800字
  • 《故宫的古物之美》_读后感_1800字
  • 《苏菲的世界》_读后感_1800字
  • 《好的婚姻,要守护财产和爱》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 《恋爱口语:我们到底要跟男人聊什么?》_读后感_1800字
  • 《生命沉思录3》_读后感_1800字
  • 《成语故事(中华国学经典)》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