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3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300字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关于自我救赎的书。
文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在小时候因为嫉妒和懦弱,一次次的陷害和不公平对待那个视他为最好朋友,愿意为他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小时候的哈桑不识字,在他遇到不认识的字询问阿米尔时,阿米尔肆意编造完全相反的意思敷衍打发哈桑;风筝大赛上,在哈桑的帮助下,阿米尔站到了最后,在割断最后一个对手的风筝线时,哈桑承诺要为阿米尔带回那个象征极大荣耀的从天空落下的断了线的对手的风筝,哈桑发挥了他最善追风筝的特性,第一个在巷子里拿到了掉落的风筝,此时,那个反人道主义的恶霸拉塞夫带着帮凶围了上来,恶霸今天心情好,答应只要哈桑交出风筝,就可以放哈桑走。哈桑怎么可能交出风筝,这可是他答应要给阿米尔带回去的东西,为阿米尔,哈桑千千万万遍!他宁死不屈,守住了风筝,守住了承诺,却在那一刻失去了尊严,失去了人生自由,被拉塞夫残忍的殴打,性虐待。而这一切,被随后赶来的阿米尔看到,在看到的那一刻阿米尔没有为哈桑站出来共御恶霸,相反他逃跑了......见到拿着风筝步履蹒跚的哈桑,阿米尔没有问哈桑发生了什么而是问为什么那么晚才回来......回到家,阿米尔独自享受着父亲的表扬和赞美,丝毫没有提起哈桑在斗风筝大赛和追风筝过程的功劳;随后的日子,哈桑不计较过去,依旧真诚的的对待阿米尔,哈桑的真诚愈发凸显阿米尔的卑劣,阿米尔受不了内心的折磨,于是设计陷害哈桑偷他手表和金钱,知道真相的哈桑,在面对阿米尔父亲(也是哈桑父亲,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但这件事因为面子的问题,只有两个人知道)的询问时,主动承担了所有的过去,选择了离去......这一离去,便成了永别,随之而来的战争,阿米尔随父离开家乡奔赴美国,这一去便是二十六年,期间哈桑因为忠诚,在已有安稳生活,在恶劣战争期间被邀请看守阿米尔家的房子,稍作挣扎之后,选择了同意,在回到阔别已久的阿米尔的房子时,他依旧尽职尽责,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有条不紊,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尽着一个仆人的本分,哪怕是最混乱的战争年代,他和他的家人也坚守睡在最初仆人睡觉的房间,哪怕他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可以去到大房子里面睡觉。最终,哈桑夫妇为守护阿米尔的房子献出了生命,留下了一个儿子索拉博。
二十六年之后,阿米尔已在美国成为了一个作家,出版了四本书,已与塞拉雅结婚,但婚后没有生育,在洛杉矶拥有自己的房子。然而,他始终忘不了哈桑,却也没有勇气坦白和面对自己的过去。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远方的将要离去的拉辛汗(阿米尔成为作家的伯乐)给阿米尔打了电话:以病危为由将阿米尔叫回阿富汗,实则要告诉他关于哈桑的事情,关于很多往事的实情,并一定要阿米尔从塔利班手中救回哈桑的儿子塞拉博......
了解往事、知道真相的阿米尔的内心是复杂的,从不相信,拒绝接受,到小马过河,到试着瘫水到越陷越深义无反顾.....期间还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波折。无疑,这是一条重做好人的路,是对过去做错事的救赎。
曾经,哈桑,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
现在,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塞拉博千千万万遍;
天道好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