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_1600字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600字
这是一个英国老人的故事。
主人公哈罗德收到一位旧友也是老同事奎尼的信,信上说,奎尼身患癌症,将不久于人世。哈罗德心里很不平静,本打算出去寄个回信,却越走越远,最后几乎徒步穿越整个英国,走了八十七天,与奎尼见了最后一面。
哈罗德为什么不乘火车或者什么别的,非要徒步去见奎尼?是因为一个加油站的女孩对她说:徒步过去,这个信念或许可以帮助奎尼战胜癌症。觉得有些荒谬?哈罗德也这样觉得,可是他非做不可,因为他一定要为奎尼做点儿什么。二十多年前,哈罗德眼见儿子戴维患上抑郁症日益消沉,可他什么都做不了,最后直至儿子自杀,这次是奎尼,他不想只当一个旁观者。更重要的是,奎尼丢掉工作是由儿子自杀间接导致的,奎尼见证了哈罗德人生最黑暗的时期,与奎尼见面,说明哈罗德想尝试走出已经禁锢了他二十多年的生活,去面对二十多年来不愿接受的又不断折磨着他的事实——戴维永远回不来了。所以这个见面要郑重,也需要给自己足够长的时间。
所以书名《一个人的朝圣》,朝圣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它与宗教无关,甚至与虚空中的信念无关,它是一个面对那些过往,最后与自己达成和解的过程。八十七天的徒步旅程,也是哈罗德的心路历程。
全书一共三十二章,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讲哈罗德决定出发以及刚出发时的小心翼翼和不安。他不好意思跟别人讲自己徒步的原因,更愿意做一个隐形人,他也开始回忆一些事情,有关他的父母有关戴维,但避开了最痛的那部分。转折是在第八章,也是全书四分之一的时候,哈罗德遇到了一个衣装得体的银发绅士,绅士坦陈他喜欢一个年轻男士,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甚至会舔男友的鞋子。哈罗德很震动,书中写道:“全英格兰的绅士都是这样的,一个个买着牛奶,给自己的汽车加着油,或者正在寄一封信,但没人知道他们内心深处背着的包袱。有时他们需要付出简直不为人道的努力来扮演正常,每天都要装,还要装得稀松平常。”“他明白了,在弥补自己错误的这段旅途中,他也在接受着陌生人的各种不可思议。站在一个过客的位置,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一切也都是对他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可以尽情倾听。一路走过去,他从每个人身上都吸收了一些东西。他曾经忽略了那么多的东西,他欠奎妮和过去一点点慷慨。”所以,他开始对自己变得慷慨,去接受自己过往中的黑暗。
接下来几章,也就是第二阶段,哈罗德开始梳理自己的记忆,任由自己回忆了好多幕人生非常痛苦的时刻,像是在一一清理旧伤口。与此同时,由于连续的徒步,他的脚上水泡越来越痛,小腿上的淤青也慢慢延伸到了膝盖,整个人憔悴不堪,终于摔倒了。一个斯洛伐克的女人救了他,为他包扎了伤口,还送了他一些徒步装备。哈罗德又重新上路了,身心的伤口在此时慢慢愈合,这是在第十五章,差不多全书的一半。
接下来第三阶段,哈罗德有了第一个追随者,一只小狗,一只戴维小时候想养但被哈罗德拒绝的小狗。后来哈罗德上了报纸,他出名了,像因为跑步出名的阿甘,有了一群闹闹腾腾不明所以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个年轻人维尔夫,有些像戴维,他偷东西说谎话,哈罗德就像对戴维一样包容了他,这就像给了哈罗德一个机会,让他看到,戴维有他自身问题,哈罗德你或许已经做了该做的事。
到了第二十四章,全书四分之三的时候,追随者们已经不耐烦等哈罗德的,他们甩下了哈罗德,声称是为了早点见到奎尼,真是讽刺。小狗是哈罗德最后一个追随者,但很快它也走了,我想小狗代表的是哈罗德对戴维的愧疚吧,小狗走了,他也差不多走出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阴影。当然最后,哈罗德历尽艰辛,见到了临终前的奎尼,他没有拯救奎尼,但他拯救了自己。
哈罗德,书中说他一辈子仿佛都在弯着腰,努力做个隐形人,但他终于做了一件很多人都想做却没做的事,虽然很艰难,但他做到了,我们真心为他喝彩。人生总会有些或大或小的黑暗时刻,我们需要一些契机,推自己一把,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