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1300字

2019-09-24 10:09:33 读后感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1300字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严歌苓的文字,看完的这本《芳华》亦然。
我没有亲历过书中写到的那个年代,只从各类书籍中对它有些窥探,但之前的每一眼,都不觉得那是个值得品味的年代,因为暴露出来的丑恶和愚昧叫如今的人看来实在称得上触目惊心。却没想到这一次从严歌苓的笔下去审视,竟得到一场意外。
倒不是说从这次来看那个年代就不那么丑陋了,而是从这次的视角来看,诚然依旧存在社会背景的大环境,但针对的人物,主要集中在文工团这一集体组织中,所以他们或许也像如今身处校园中的孩子们一样,对社会的变革和动荡没有那么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只是被环境有所影响而已,更多的重点都在于体验自己身边的生活中,更在于享受甚至挥霍自己的青春资本。所以这次心情并没有那么压抑沉重,虽然也不可能多么轻扬明快。
故事最明显的两条主线,刘峰和何小曼。一个是“活雷锋”因为动了凡心结果跌落神坛,几经辗转后成了断臂英雄。另一个“拖油瓶”则从“内衣事件”开始慢慢成了集体的嘲弄对象,大起大落的人生体验使她无法经受英雄之名的沉重而精神失常。这样的两个人,在社会和人情的相继冲击下,最终走到了一起,你当我的臂膀我当你的肩膀,相互扶持着过完剩下的人生。
严歌苓一直都是个很敢写也很会写的人,她的笔下没有浪漫的通话也缺乏唯美的背景,但偏就是这些赤裸裸的人心人性在往我心里揉进一把碎玻璃之后还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若是刘峰不喜欢那个矫揉做作的林丁丁,而是被何小曼的朴实关怀所打动,最终来个皆大欢喜的话,我反而会觉得不是滋味。从女性视角(或者说仅从我的视角)来看,林丁丁实在称不上一个好的情感寄托对象,说难听点她还有点绿茶婊气。奈何男人们或许就是吃这一套,一声娇滴滴的呼唤和一双娇嫩嫩的容易起水泡的玉足,足以激发他们的澎湃男子气和疯狂保护欲,连神坛上的圣人刘峰都没能免俗。怎奈林丁丁实在难以接受圣人动凡心,一个简单的揭发就让刘峰离开了集体。而那个畸形的时代,只会有墙倒众人推,难以有雪中送炭情,平时流动在大家口中的名字,这一次就这样被人默契地翻篇过去。只有何小曼来送他,也只有何小曼不把刘峰的好当做理所当然。或许是因为对她而言,生活中能有点温暖太不容易,所以每一点善意都值得被铭记在心。而这次刘峰被下放的事情也让她终于看清楚了,不论是在她那个继父家里,还是在这个新的团体中,她都不是那个被欢迎的角色,她那颗心,也就终于像那件毛衣一样,从鲜活的大红色,冷却成了淹没一切的黑色。
私以为这书名《芳华》,实在像是严歌苓对这一切的嘲讽,什么“一代人的青春”,怎知不是一群乌合之众的狂欢。什么都讲究成分,什么都计算红和专,却任由那些不能被大大方方拿出来的阴暗心思在心里发酵变质,像老上海弄堂角落里的积水潭一样,在阳光的粉饰下还能有点细碎的金色来当做假象,一旦揭开这层包装,就剩下那些让人忍不住掩鼻的刺激恶臭。不过从电影来看,似乎冯小刚觉得《芳华》就是那一群年轻男女的青春年华,那些刻意修饰的镜头和最后的大段回忆,也许才是大导演想让我们记住的文工团少年少女们。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