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3 05:52:23 读后感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300字

《人类简史》这本书作为畅销书很成功。但赫拉利作为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历史系教授和历史学家,却没有在书中体现他作为学者的严密的逻辑推演和扎实的证据,仅仅描述几个自己想象的事例,就匆忙得出一些惊人的结论。越是惊人的结论就越需要有惊人的证据和严密的推演,但他却是集中精力于提炼观点的新奇感,然后东拉西扯的凑几个支持自己观点事例就完事了。

在观点推演这方面,人类简史非常粗暴,随便举几个列子就得出结论。这方面自私的基因作者就做的很好。在举例时道金斯就会强调,他讲的事例不是证据,而是帮助读者理解他的观点用的。因为证据必须归纳得来,孤例不证。拿孤例或者几个例子来推理观点必然得出错误的结果。你有这样的几个例子,别人肯定可以举出相反的例子,那你的观点怎么站的住脚。反过来说,如果你想把事例作为证据,那你必须说明你已穷举了所有你能接触的事例,并做了归纳,而且已经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反例,否则这个事例就不构成推理的依据和证据。在这方面人类简史就是一个灾难。观点只能基于人类当前认知已公认的原理的进一步推导,或者基于所有已知事例的穷举归纳,而不是事例本身。

其实书里面的主要观点也不是惊世骇俗,就是新瓶装老酒,有些甚至完全是装了一些已经被现代思想淘汰的老旧想法,沉渣泛滥而已。比如帝国的好处这部分,写的不就是帝国主义美化侵略的一套说辞吗?农业社会大骗局,这部分不是儒家的言必称尧舜禹汤,三皇五帝,原始社会好吗?这样的陈词滥调在居然在西方还有市场。

他在古老观念的基础上,再添点现代的人类体质演化适合原始社会,不适合农业和现代之类的佐料,以及群体的进步个体悲剧等等,完全无视人类数量、健康、寿命、生活质量的长足进步。人类进化的体质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现在环境变化快于进化速度了这是事实。但是人类的文明、教育、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进化一样,很大部分目标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加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方法。进化和科技都只是手段,我们可以通过科技补充进化的不足,殊途同归。从现代人类生存质量的改善结果看,作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你作为个体要的是这样的体质:自己活不到40岁,生n个也养不大几个,无法摆脱猛兽的袭击的原始生活?

如果成心想比较农业社会和原始社会个体生活满意度的话,严谨点可以去了解一下亚马逊森林和非洲部分地区里的原始部族的生活相关文献,再和其他地方的初期农业社会做一个比较。看看存不存在他想象的谁比谁更惨。不能全靠空想啊。

很多人提到比尔盖茨推荐此书,但推荐看不代表他同意作者观点,我们看比尔盖茨的怎么说的。比尔盖茨说:“虽然我对本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难以苟同,尤其是哈拉瑞声称人类在进入农耕时代之前更加优秀,但我还是建议对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读一读这本书。”盖茨其实说的很清楚了,建议大家按批判的方式读,而不是推崇他的观点。

最后必须说一下,有抓人眼球的新奇观点很重要,哪怕只是乍看新奇。即使观点很不成熟,漏洞错误百出,也比没有观点,或者只重复别人的认知好。这点上尤其值得中国的作者学习。虽然很不喜欢赫拉利的写作方式,但仍然支持赫拉利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尝试。

(摘自知乎)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