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后感_1600字
《无声告白》读后感1600字
做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是我买了很久但一直都没有看的书,说实话,故事的开头并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吸引我,尽管这本书受到各种公众号大V的推荐。那一天,从仙桃回武汉,一时间不知道该去哪里,只好去西西弗打发一下时间,恰好选中了这本书。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故事的开头就注定了这并不是一个喜乐的故事。莉迪亚是家中老二,詹姆斯·李和玛丽琳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父亲的黑头发和母亲的蓝眼睛,父母相信,莉迪亚一定可以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父亲的期望是莉迪亚能够摆脱由自己华裔身份带来的与众不同,融入到白人社交圈子。
詹姆斯是美国最底层的华裔,他经常遭受白人鄙夷的目光、轻蔑的语气、无端的排斥,他渴望成功,渴望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他成为哈佛大学的博士,米德伍德教授职位取代了哈佛教授,迎娶美国妻子并生儿育女,可获得认可依然只是一个梦想.......
母亲期望莉迪亚能够与众不同,完成自己因为婚姻、孩子而未完成的医生梦。
玛丽琳在其母亲的规划下,上了哈佛,嫁给了哈佛男人,可突如其来的怀孕让她的医生梦戛然而止,丈夫的华裔身份也让她与母亲走向决裂。婚后,她曾离家出走去完成她埋藏与心中未曾熄灭的医生梦,而小女儿的到来让她不得不再次放弃回到家中,继续柴米油盐的生活......
哥哥内斯是最懂莉迪亚的人,也是和莉迪亚同病相怜的人。内斯也在努力摆脱家庭的束缚,但是莉迪亚并不想让哥哥离开,为了阻止哥哥,她撕毁了哈佛发来的邀约信,约见哥哥最讨厌的杰克,她抽烟,带避孕套,但最终她失望了,原来杰克一直喜欢的是内斯......父亲的期待、母亲的期待、哥哥的离开、杰克的放弃,最终压垮了这个本就孤独、焦虑、与众不同、遭受排挤的女孩。她没有如父亲期待的那样有很的朋友,很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没有如母亲期待的那样对物理、化学有很浓的兴趣,渴望做一名医生。她没有办法摆脱父母的期待,没有办法忍受孤军奋战,没有办法做自己。走向湖底深处,那里才是解脱......
反观我们,有多少人是活在家人、朋友、甚至一般人的期待中,为了别人的期待,我们做了多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又给自己增加了多少压力?上学时,别人说他家的孩子个个都聪明,所以资质平平的你一直都格外努力,可惜努力是得不到表扬的,只有成绩才会。到后来,你逐渐接受,在学习上你可能真的没有那两个姐姐优秀和努力.......你选择了师范专业,一读就是六年,别人都觉得硕士毕业了找个有编的中学教师工作很容易吧,所以你觉得自己也应该找个稳定的教师工作,然而你发现想找一个合乎心意的工作并不简单,此时,你也开始焦虑、担忧、看不到出口,此时,你已经忘记你当初的梦想是仗剑走天涯......
星爷说:没有梦想的人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我说,无法摆脱他人的期待,有梦想又有什么用。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理想的事业和生活,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本心走到最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倘若不能真正做到内心强大,摆脱他人的期待,无视社会的眼光,那么只会是初心尚存,难得终了。
人的一生,有太多太多次的选择,升学、就业、婚姻等等,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你人生的轨迹,甚至结识的朋友都会影响你的人生。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和生存,这都需要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在这个纠结的过程中,我们会考虑到很多因素,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得到许多不同的期待。但是,希望你明白,哪一种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亦或是,哪一种你想拼尽全力去争取的,哪一种是你食之无味的。人生当由自己把握,不要被他人的想法所影响,不要害怕辜负他人的期待,不要担心他人的蜚短流长,做自己,不能怂。
谨以此文献给正处于十字路口的我自己。未来会如何我不知道,我只能活在当下,努力去够一够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