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读后感_1300字
《采桑子》读后感1300字
曲罢一声长叹,叹宵光何限
叶赫那拉,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姓氏,家族名人辈出,史上走出了三位大清皇后:太祖孝慈高皇后,咸丰孝钦显皇后,德宗孝定景皇后。是千古赞颂还是万世遗恨,亦阻挡不了大清朝亡于旦夕。
满清覆灭,改朝换代,皇室后裔从天潢贵胄跌落为平民百姓。朱门大宅内,养尊处优、闲散奢侈的日子一去不返,代代传袭的清贵讲究、习俗规矩却仍然顽强地存在于家族的各个角落;八旗子弟希冀的繁华不朽,固守的流风余韵,终究是挡不住高墙外萧萧风雨的吹荡,“西风吹尽王侯宅”,他们终归要走出大宅门,流入市井之中,感乌衣巷陌的高低冷暖,看世事变迁的世态炎凉,有人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有人放浪形骸随波逐流。
辛亥革命后,叶赫那拉氏改姓\叶\。
叶广岑,叶赫那拉氏后裔,自小受家族文化熏染浸润的老幺格格,以孩童的视角,写出末代贵族(爱新觉罗)\金家\一夫三母和十三个兄弟姐妹的故事,男女之情,手足之情,挚友之情,父母子女之情,难言的情愫,凄凄楚楚,怯怯惶惶,悲悲痛痛。
时代变迁、人事飘零,伤害、贪婪、背叛;淡泊、坚守、宽容,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着生存与生活。王孙子弟们,或痴或癫,或喜或悲,或淡或躁,悲乎哀哉,却也至情至性!
世事无情字有情,文字可以让过去的光阴凝固,让逝去的生命复活,那些属于她与她的家族的旧时岁月,慢慢苏生了。
前尘若烟,往事随风,金家兄弟姐妹,走了的,死了的,活着的,终抵不过一个时代的日薄西山,从喧闹到孤寂,从辉煌到平淡。
\知道了一切就原谅了一切\,岁月的洗涤和积淀,那些过去不懂的事和情,到后来都懂了,那些化不开的恩怨情仇,到后来都淡了,那些难以接受的翻天覆地,到后来也都接纳了! 那是从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中升华出来的悲悯宽容,超脱从容。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容若,叶赫那拉一族的骄傲,一生舒写了那么多动人心弦的词章。以纳兰《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的词为各章命名,词章呼应,贴切自然,其凄婉深沉的寓意,是金家子女命运淋漓尽致的写照。
《采桑子》很\满族\,很京味,线索埋伏巧妙,内容扎实有物,文字雅俗共济,行文流畅大气,人物饱满鲜活,语境生动传神,于无声处胜有声。
读这本书得以窥见了清廷遗老的生活,言谈举止间的从容不迫,回转有度,都不经意地流露出昔日的贵族风范,当然也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偏见。
那种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情趣与意蕴,在物质层面上就是讲究生活的精致,细节的到位,凡事都有出处。这是多年深入骨髓的环境熏陶和生活浸染衍生出的岁月绵长。
小说穿插有关于满族贵族的典章、礼仪、年祭、美食、制衣等方面的叙述,有对京戏、建筑、古物、字画等古老文明文化不余笔力的描画,还有袼褙、酿酒、发丧等民间工艺、习俗的再现,包罗万象,奇情异致,皆有据可循。
繁华旧梦已落幕,世间沧桑亦道尽。天下没有不换的朝代,也没有永存的特权。一个八旗世家的兴衰,折射出历史的发展、岁月的更迭。往事无迹,聚散匆匆,泪眼将描易,愁肠写出难。曲罢一声长叹,叹宵光何限!
最后,再借用纳兰容若的一句词来结束吧:
彩云易向秋空散,
燕子怜长叹。
几番离合总无因,
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201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