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_1300字

2019-08-01 21:31:26 读后感

《情人(情人·乌发碧眼)》读后感1300字

为爱所困顿?为爱所放浪?

#2018阅读#

[06-14——07-04 18年第65本]

《情人》和《乌发碧眼》,说实话我没怎么看明白,尤其是第二个故事,加之作者的写作手法让我一个小文盲读起来还是非常吃力的。我每次的读后感也都是“胡说”,没错,本图图姓『胡』,纯属想到什么说什么想不到什么就算了这次也是。我不会写书评不会写读后感,只会侃七杂谈八。



小说当然不能等同于自叙传,同样也不应仅仅归之于一个故事,作品包含的内容大于情节。(序言写到)一开始阅读我会把作者本人与整个故事完全重叠,因为作者的真实的确有过这么一段故事,但是我忘记了自传式小说落脚点还是小说,主观性和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还是会或夸大或渲染故事本身。



《情人》这个故事还是可以看明白的,听了书友的建议顺便找了一部相关的影视,虽然我还没看完影视。不难发现作者对爱是有点极端的,爱的极致又爱的压抑,了解了下作者说的,殖民时期殖民地,种族,肤色,这是难以跨越的『不同』,白人和黄种人想来都是不可思议。很多时候他们的欲望和肉身越是放浪越是让人感到压抑,越是短暂的相处越是暂时的一起,越是让之后的离开从完全的果断让人心有愤愤,支离破碎化的叙事结构让我感受到她的内心。

她,大哥哥,小哥哥,妈妈,情人,每个人的出场都没那么直接或者说很多都是皆由她口述说,不多的言语表达却让每个角色都张力十足,时不时的回忆,时不时的插叙,有种曲径通幽式的叙述,委婉同时也直击内心。其实我也没太明白作者内心到底是什么,只是读起来之时很有感触,但是想说点什么却无从表达,还是我的文化太浅薄啊。情人的晦涩难懂主要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手法上,人称的转变,情节的跳转,总是让我怀疑上次阅读是不是停留在这一夜页。



《乌发碧眼》写的是厌世,对虚实不定的世事所怀有的莫名焦虑,同时又从较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人对性爱的感悟和反思。(序言写到)

本以为情《情人》看着已经有点辛苦了,发现第二个故事读起来更是有点吃力,倒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作者的写作方式,目前阶段的我还是不大能懂,他和他,他和她,我和他,我和她,很多时候让我错乱了。



《情人》和《乌发碧眼》通过作者时间和空间的错落混乱描绘,后文评论说这“混乱”实际是可以把控的,原谅我还是无法明白,我看了文章后对书的评论更让我模糊了前面看的故事。

但是,对于作者的孤独或者说文中的我和她的孤独,是不难察觉的,爱上一个人不难,什么时间段(不同历史时段不同政治环境),什么人(殖民,种族,肤色,职业),什么爱(爱情,肉欲,逃避)……也许是放浪,也许激情,也许痛苦,也许悲剧,但感觉这没有形成对立,不能说两者皆有,但不会是对立面。



最后,用一个万能的公式常出现的字来说明以上我的『胡』说:爱

懒人法则告诉我,爱这个字能解释很多,具体是什么,各有看法,期待你的看法。



最后的最后,是的,我还是没怎么看懂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乌发碧眼》

但没关系

你可以的

是你


结束


弱弱的说一句~5月自己做了一个分享自己的号:hey胡图图

欢迎批评指正~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