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读后感_1300字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300字
故事梗概
书中的美丽新世界,人不是父母生的,而是被培育出来的,人们没有照顾老人的烦恼,也没有婚姻的束缚,甚至不会变老,人们在六十岁的时候还像孩子一样青春靓丽。
人们在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姓教育(故意的错别字),成人以后任意和别人交往,不用只有固定的恋人。
实验室里会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睡眠教育,让他们爱上自己成人后的身份地位,而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就可以食用一种叫做“嗦麻”的药物,吃了嗦麻之后人们就会忘记烦恼,对这种生活产生反抗思想的人,则会被放到一个岛上。
美丽的新世界里,人们不再有烦恼,一切幸福都被安排好。
每个人都很幸福,可是每个人都没有自由,可怕的是,人们也不再想要拥有自由。

两本书,一种担忧
《1984》和《美丽新世界》几乎体现了两个作者殊途同归的担忧,将会有统治者完全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要做的事情都是被规划好的,甚至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也不再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只听从指挥。
两本书里面的社会都会帮你过滤,把那些有可能会让你产生异端思想的东西封禁。
差别是《1984》中充满了黑暗和压抑,统治者让你压抑自己的欲望,不可以有爱情。
《美丽新世界》中充满了祥和快乐,你可以和任何人愉快地恋爱,你可以在任何想要休息的时候就过个假期。
最大的差别应该是,如果有人把你从《1984》的世界里解救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幸运,但是如果有人把你从《美丽新世界》解救出来,你可能根本不想出来,因为出来了之后你会有烦恼,你会有生活的责任与负担,但是美丽新世界里,任何烦恼都没有,即使有烦恼,那里有一种药物让你瞬间忘记烦恼。

我们会走向哪种世界?
相比之下其实我这种乐天派一直觉得两种世界都不会有,毕竟要大规模的保证每一个不该出现的东西就不出现,难度太大了。只要这种统治一出纰漏,就会出现反叛者,有反叛者,那么书中的社会就不会有。
而这本《美丽新世界》的作者其实也在给人传递一种“自由主义万岁”的假象,即:只要是我自己选择的,哪怕是痛苦也是好的。作者觉得那个“把有反叛思想的人都流放去的冰岛”将会无比有趣,其实我觉得并不一定多有趣,那里一定打架打到停不下来......而一旦那个世界不停地打,就一定开始有人期待安宁,于是有人来说我会让你们自由而又安宁,于是乎统治者又来了。
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世界会在一个相对民主或者相对独裁的世界不断摇摆,不会太左也不会太右,就像钟摆。
这一点《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有说过类似的观点。

为什么不能左也不能右
其实也确实没有绝对的民主,什么事情都自己决定也不一定是好事。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也不可能自己选择的事儿就真的是全对,而当他对这方面不懂的时候,听了一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说法,很容易就被说动了,这时候他觉得这是是自己的决定,其实也是别人在帮他选择。
而另一种独裁,好不好相信你也懂的~
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你依然有牵绊也有责任,但是努努力就能在这种牵绊中最大程度的,过自己喜欢的日子。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巴尔扎克的小说看着虽然想哭,但是那痛苦中却有一种类似于幸福的满足感。
也许我终身追求的不是空虚的幸福,而是这种真真实实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