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_1300字
《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1300字
浅谈如何缩减中国官场贪污的市场
先把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看过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了看原著,发现这部电视剧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很好的还原原著的一部,一个个官员的腐败与倒台,除了大快人心外,真正令我感到的事无奈。
在结尾,侯亮平对吴老师说的一段话道出了官场的很多残酷的现实:
高老师的变化涉及当下社会和人心的病态。就说我的发小蔡成功,他是个奸商,有许多毛病,但社会环境放大和发展了他的毛病,反过来,他的不法行为,又加重了社会病态。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实在可怕!我长期从事反贪工作,抓贪官,抓来抓去,也产生了疑问:抓得完吗?当官的成贪官,经商的成奸商,小百姓见点便宜也争的争抢的抢,一旦手中有权,谁敢保证他们不是贪官?所以,必须改造有病的社会土壤!大家要从自身的病灶着手,切断个人与社会互相感染的恶性循环。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尽力打造一片净土……
我也就很纳闷,为什么“前腐后继”的官员们不能够很好的吸取经验?
为什么出自淤泥的官员们大多数都一起变成了淤泥,真正不染者那么少!
其实在那种污缸里,如果没有异常强大的个人原则与信仰,那些“大道理”在诱惑面前就分文不值。当做一件事情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时,大多数人都会去做,特别喜欢网上的一句话,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是背叛的代价还不够大。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背叛的代价!
刑法规定:(部分)
(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简单举例,如果我是一个县公安局局长,
1、有一个贪污10万的机会,但是没有政治后台,这个贪污的风险就比较大——十星,同时收益比较小,我或许根本不会想到贪污。
2、如果有一个贪污100万的机会,同样没有政治后台,风险同样十星,我想我会动心,如果是1000万呢,我很可能会背弃原则,尤其是看到周围官场风气如此,一旦第一次开闸放水后,以后则更会一发不可收。
3、当你贪污时,你有一个政治后台,则风险会降低一级,如果你自己的职位在升高一级,风险又会降低一级,如果你拉帮结派,风险又会降低一级,毕竟在某种意义上,存在“法不责众”
就这样,政法帮,秘书帮不论承认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对权利的渴望,一方面是对地位的需求,一方面是对安全堡垒的加固,毕竟对于一个省长倒台来说要比一个县长难得多的多。
中国官场贪污不是现代中国的特权,几千年来海瑞这样的官员也许就只有海瑞了。
上刑法课时,老师提到过国外一种减少贪官的方法——高薪养廉,可是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就是把官员的胃口养大了,原本5万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要10万了,在中国贪官可能并不会减少。
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加风险,降低诱惑。
降低诱惑就是要高薪,增加风险并不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而且要增加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让媒体让社会监督;增加审查力度;创造良好的风气和土壤,就像易学习这样廉洁能干的官员,如果身居要职,必定能带动整个官场的风气!
现代中国在迅速崛起,习大大上台后,对于腐败问题已经有很大改善,相信中国官场一定刮起一阵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