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_1300字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300字
看这本书的感受: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感情很丰富,时而觉得好有用,时而觉得好枯燥。但是读完的这一刻,我觉得很轻松很自在,我总算是读完了这本书。前段时间,一直很担心我要读不下去了呢。
说一下这本书我具体的收获吧:
第一:马歇尔先生告诉我们,与人沟通,不能只接受眼睛看见的、耳朵所听见的,要学会观察没有说出来的信息。这就很考察一个人的细心程度,也许这叫情商。以前总觉得情商很难提高,因为相信情商不是天生的、就是需要通过生活经验所得。但是看完这本书,发现原来情商也是有规则、蕴含着规律的。
第二:与人沟通,要学会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简单的八个字,组成了本书的核心。观察是指客观看到的事情,切记不要加任何主观描述,可能在这个要素上,不要感情用事是最难的。感受是指沟通者的感觉。马歇尔先生认为,表达感受是一个示弱的过程。我个人看来,对于大多数不太会表达感情的人来说,的确是示弱的过程,因为最弱不过感情二字了。感觉是什么呢?是一些描述情感的形容词,比如开心的、高兴的、难过的、伤心的、忧愁的等等,切记不是认为、觉得之类的带有评价意味的词语。需求是指在这件事情中,你所需要别人做的事情,侧重于你的需要。我个人的观念是,你的愿望必须是渴望世界和平哦,不要大喊大叫你的愿望,实施四要素沟通的前提就是双方千万别掐架啊!请求是指你渴望对方做什么。其实需求和请求,我觉得两者融合在一起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需求和请求意思蛮接近,都是一种行为。只是需求侧重自我,请求侧重别人。
第三:不管做什么事情,文中举例感谢别人这件事情。感恩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说明了爱在心中。但是如果一味的感谢,却没有举出例子。正如夸奖一样,如果你突然对别人说你真厉害啊!别人会觉得不怎么样?是不是傻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人很喜欢这种夸奖我记得前些年,有位小学同学对我说:“你好优秀啊!”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暗中窃喜,听了太多次后,我问我哪里优秀了?他说就是很优秀啊!然后我就懵了,原来这真的是赤裸裸的夸奖!从那以后,我听见别人的夸奖下就再也不会暗自窃喜了。
文末,回归第一段落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觉得读不下去了。因为全文都是一个基调,有时候大片的理论让我有点吃不消。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本好书,收获超级多!它也帮助我在生活中,能更好地处理一些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两天我就用这个方式,完美解决了一件事情,如果不是用非暴力沟通,冷却了我内心的火山,我真的很想一脚踹过去!
说完我的收获,我想问几个问题:
①文中有个案例,是校长看见学生打架,他过去把大家的小孩按住也打了一顿,马歇尔先生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你在教他,以后不要在有更强大的人身边,打弱者。提问:沟通中,倘若对方对方比你强大,听你碎碎念,想揍你,你还逃不掉,咋整?硬着头皮非暴力沟通?
②还是老问题,在看书的时候,我就问过了。如果对方不愿意沟通,咋整,按着打一顿,逼他跟我沟通?[偷笑][偷笑]
PS:总写错别字,蓝瘦香菇。[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