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读后感_1300字
《信》读后感1300字
《信》
最近大雪初停,还未消融,在被窝里看完了这本书。
一对父母早逝的兄弟,哥哥刚志为了给弟弟直贵筹集上大学的费用,铤而走险潜入曾工作过的独居老人绪方家里,在偷到一笔足以支付弟弟上大学的费用后,因为错置的记忆,之后被突然出现的绪方老太太发现,因为腰伤复发,无法及时脱逃,情急冲动下杀害了绪方进而被捕入狱,而在哥哥入狱接受惩罚的这十几年,他的弟弟直贵因为他犯下的过错,在工作,音乐,爱情,家庭方面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或大或小的歧视。
看似哥哥犯了错,弟弟不该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然而社会的残酷或许也在于此,与你关系亲密的人,他们犯下的错误,你也要或多或少受到惩罚,正如平野社长说过的,这也是体现社会公正的一种映射,让犯罪者明白,他们铸下的错误,会使多少他们爱的人受到伤害,明白有罪必有罚,尽管这罚远超过罪,且一辈子都无法消除,像夜半游魂一样永不消散。
昨天晚上吃完饭和老妈提及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老妈提到的一件事,让我更加感叹东野圭吾对于社会剖析之深入。
我老家的邻居,多年前,还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在醉酒聚会回家途中和其中一人起了语言冲突,肢体碰撞中,将对方碰倒,对方因为倒下的地方正好有一块石头,被撞击头部而死。酒醒之时,也知道所犯过错无法弥补,锒铛入狱,想想这几年大概也是快要出狱。他的孩子和我们玩得不错,知道他家出这事的时候,我已转到其他学校,因为距离,交流越来越少,偶尔有事回老家或是节假日会看到,见面次数也是寥寥可数。记忆也是模模糊糊,昨天听老妈说这个儿时伙伴,小时候特别顽皮,就是个小机灵鬼,和很多男孩子一样,爱玩爱疯,对于学习也是没多大兴趣,可是出了这件事后,突然像开了窍,现在已经在重点高中,成绩也是一次比一次好,预计他父亲出狱的时候,他也该考到一个不错的大学,老妈感叹一句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这么多年了,也提到这个孩子有出息,出了这事后突然就改了脾性,沉稳了很多。
当时听着的时候,想着这本书,我在脑子里很努力搜索这个伙伴有没有受到像书中直贵那样的歧视,也问了老妈,但感觉似乎没有,他的生活似乎没受到影响,邻里乡亲对他也好像并没有多大改变,但真的是这样吗,就像老妈所说,他小时候很皮,虽说聪明伶俐,但是一到学习上,也是三分钟热度,但是家里出了这件事后,感觉他确实变了,尽管不太明显,可是这改变确实在发生着,更独立,更寡言,更有向上看的动力,和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感,疏离感。可以说这场变故让他快速长大,但或许也可以说我这个伙伴也在采取和直贵一样的方式,努力证明自己。我不知道这个伙伴之后的人生会不会或多或少因为父亲无意犯下的错误而前进更困难些,但事实是,我这个伙伴也在承受父亲犯下错误的惩罚,用世人更容易原谅的方式,努力生活。问到老妈如果这个伙伴没有像现在这样优秀,老妈在我还没说完说那周围人不会这么宽容的,大概会说这是一个血脉吧,都不好好做人。
谢谢这本书,让我大概明白了犯罪者家属,这个群体所面临的环境。
东野圭吾的作品,若推理性不强,便是能看到人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