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_1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
红楼梦我读了好多遍,但一直不敢说读懂了这部巨作,因为红楼梦确实有着太多的谜团,小可反复阅读第五回,斗胆就自己浅薄的理解说一说大谜团之秦可卿。
秦可卿不同于青梅竹马的黛玉,也不同于温婉得体的宝钗,而是兼有钗黛之美,她不仅是全书精神上难以企及的女神,也是充满了肉体上吸引力的尤物,是引领青春期的宝二爷进入成年世界的理想女性。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里,身份最神秘、容颜最妩媚、情事最遐想,死因最诡秘、最令人难以理解的一位,情欲与死亡交织,给她添上一抹艳雅的容颜,再覆上一层障面的淫秽,这就是她给我最直观的印象与感受。
秦可卿最引人费解的地方,就在于她身上体现的重重矛盾,我分析有四点:
一:她明明是抱养的弃婴,却能一跃成为宁国府的嫡媳,是未来贾府的女主人,
二:她明明是小官吏家的养女,却有着不逊于任何大家闺秀的家教、谈吐、行事、为人和举止,无一不堪称贾府女儿们的模范,连见识不凡的贾母都视之为重孙媳妇第一人,
三:她明明无依无靠,又无功在身,却备受宁荣两府长辈的怜爱、平辈的羡慕以及晚辈和下人的尊崇,
四:她明明出身贫寒,却有一间满是历代奇珍异宝陈设的卧室,
更令我难以置信的是,书中多处明里暗里,直指秦可卿与贾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这重关系不但下人奴仆有所耳闻,贾府实质性的掌权人物也似有知晓,在那个女子贞节大于性命的年代,为什么都没有人站出来揭穿她,甚至大家更像是心照不宣的帮她遮掩?
太多的谜团,交织在一起,时间与空间仿佛产生了错位、扭曲,秦可卿的形象,亦发生了分歧,是真是幻,根本辨不清楚。
奇异的是,这样一位完全与纯洁无关的暧昧女性,反而带给人一种奇异的洁净感,哪怕判词里出现了女性最忌讳的淫,你也很难从秦可卿身上感受到龌龊、下流等等不洁的东西。
而且就是这样一位女子,警幻梦里她集钗黛一身,又是情欲化身,唤醒了宝玉的身体,引领他正式踏入懵懂而微妙的青春时代,最终引导了宝玉初尝云雨之情,曹公如此安排,定是别有深意,情与欲,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世间男子,若要成人,必须经过这一关。
眼前春色梦中人,我特别喜欢这一回,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美,至于宝玉和袭人的云雨情,相比之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地被现实和梦境分割开来的两个秦可卿给占据了,但依旧一无所获。
她秉风情,擅月貌,但却是污泥中开出得一朵莲花,更衬出她充满矛盾的、神秘的、更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
她还提出了贾府凋亡后续命之道:将祖业、田庄、家塾结合在一起,这个计策实在太完美,不能保万事昌盛,但能续一脉香火,即使贾家犯事被抄家了,也没有连锅端人祖坟的道理,田庄收成只做家塾供给,这等弘扬亲情又尊师重道的善事,自然可以保证田庄和家塾留下,若贾家有志在庙堂图入世的聪明后人,也可借此东山再起,若后人出世,也有处所讲道求学,若后人不堪,亦可借田庄苟且度日,这番思量,理家能力超探春,凤姐,然而红楼梦终究是悲剧,她的托梦未能实现。
如此种种,她的背景和直观印象,反差太大了,大到令人心生疑窦:这个女子,究竟是什么来历?
我不是猜学家,更不是红学家,不能知道秦可卿的身世、来历、原型、情感、死因等等谜团,只能跟大家瞎扯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