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之路》_读后感_1300字
《财务自由之路》_读后感1300字
下文是我读的过程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分享一下。
1)成功和幸福的关系?
成功意味着获得你所爱的东西,而幸福意味着享受你获得的东西。
2)富有与捐赠的关系?
并不是富有了才去捐赠或者帮助他人,书中提及了很多知名的富豪,早在他们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捐钱和帮助他人了。
3)如何让生活有意义?
“治愈”无意义之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关心他人。
是的,我也认同,能帮助到别人,那种成就感真的让人怀念。我也采访多大量的CEO,他们大多实现了财务自由,为什么创业,就是想去解放一部分人,帮助一部分人。
4)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一个人生活得好像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这样的生活方式绝对不是智慧的象征。这样一种态度对个人和别人也少有益处。
5)成功与环境的关系?
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必须为自己创造出一种能促使你成功的环境。
我们总归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都倾向于高估自己,认为自己强大到不会被熟人影响。而本质上我们从小就通过模仿来学习。大多情况下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熟人和朋友对我们的影响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深,而且我们还意识不到。
6)成功人士与导师的关系?
99%的杰出成功人士都至少有一名导师。
什么是导师?导师是你能够紧紧跟随的人,一群了解责任的概念、并在领域属于大师级的人。
导师的作用?导师的作用是发挥你的长处。
怎么找导师?最优秀的学生能得到最棒的教练。提升自己。当你变得更好,会获得更好的导师。
7)职业与兴趣的关系?
有的人不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主要原因是缺钱。这令人感到惋惜,也是一种才能的浪费。这之所以尤其可悲,是因为我们只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时才会真正感到幸福。
8)目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大多数人都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长时间思考问题上。而目标清晰的人会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和途径。他们将精力集中于目标之上。
将自己的视线聚焦于一个目标,恐惧就打不倒他。
9)区分人和人,并最终造成差距的是什么?
满足和惰性。
10)一个明智的决定是成功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说“我可以过一会儿再做决定”,那么他就是在欺骗自己。因为如果你(现在)不做决定,就意味着你已经做好了决定。你决定让一切照旧,不去做任何改变。你决定继续远离自己的目标。
11)为什么大多数人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
他们从没考虑过他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
他们不知道需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多少。
12)责任意味着什么?
你把责任推给了谁,也就给了他权力。
13)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变得富有?
没有恒心和信念
每天写成功日记不难,但每天不写也很容易做到。
每个月将10%的收入用于储蓄不难,但每个月把所有收入全都花光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多挣一点钱很容易,但少挣一点钱也同样容易。
14)简单与困难的关系?
开始阶段简单的事情以后会变得困难;
开始阶段困难的事情以后会变得简单。
15)书中的部分观点:
发现自己长处的最佳方式: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
了解一个人的最佳时机:将他置身于压力之下
没有哪个时期比经济衰退期更适合投资。
汽车不是一项投资,它只属于消耗品。
一个存不下钱的人,没有资格被称作一个聪明、理性的人。
“假如我能全力以赴,我就会成为最优秀的。”这句话通常伴随自我欺骗、恐惧和缺乏自我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