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_读后感_1300字

2020-02-07 06:44:30 读后感

《廊桥遗梦(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_读后感1300字

读《廊桥遗梦》

从长满“蓝眼草”的花丛中,从千百条乡间道路的尘埃中,常有关不住的歌声飞出来。——题记

罗伯特.金凯,他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物。有时好像很普通,有时又虚无缥缈,甚至像个幽灵。回到时代背景,美国的五六十年代,民众的意识形态并未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后期反文化运动达到巅峰。罗伯特.金凯把自己看成是一种在一个日益醉心于组织化的世界中正在被淘汰的稀有雄性动物,也是这样的体现。在这个逐渐组织化、规则化的世界中,他有自己缔造的天地,他真正的生命存在于灵魂的自由中,同时他对摄影的理解也让他选择不让他的精神与灵魂像多数人变成荒原或者被组织化。若论弗朗西丝卡在他生命中的角色,在现实角度,将她同他发生关系的众多女人放在一起,那确实只是其中之一,同时考虑年龄外貌的话,这众多之一或许还不是最美的。可就是弗朗西丝卡刚好走进了独属于他自己的天地,遇见了真正的他,所以,弗朗西斯卡便不是仅存在与这个组织化、规则化的世界的女人,至于进入他灵魂的入口,我想金凯德自己未必能清楚的知道,但或许,就是让灵魂与人性自由。这确实太难具象了,所以不好理解。罗伯特.金凯有他的伟大之处,他之前徘徊在现实与灵魂之间,他的生命是在灵魂中汲取养分,他也一直在坚守着他的自由天地,可是他也踏足过现实,也懂得他并不在意的现实,他知道这个现实世界的众象,比如对于妇女的束缚、比如流言、比如责任,弗朗西丝卡不经意间成为了他精神世界源源不绝的养分,所以他尊重她,所有他可以离开,所以他没有打扰。所以纵然孤寂,尝尽思念之苦,他始终坚守一片天地。

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金凯不同的是,她有家庭,她爱他的家庭。“责任感”是不是一个枷锁,这因人而异。对于弗朗西丝卡来说,无论何种选择,离开爱人或背叛家庭,是承受思念还是终生自责,都是痛苦的。她的责任感让她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出了不完美的选择,若从伤害范围来说,却也是正确的选择。只是与罗伯特金凯不同,若单从弗朗西丝卡的角度看,这样的爱情其实不算新鲜:一个嫁到边远小镇本性有点浪漫气质的少妇,丈夫善良而不解风情,生活平静而乏味,因某种机遇被激发起了潜藏的激情与深情。这是茫茫荒原中的惊鸿一瞥,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她最后将这绝美的诱惑放在精神世界仅剩的小角落里,偶尔放自己进来,独自一个人翩翩起舞。火热的激情与伟大的爱情之间的分界线究竟在哪里,无法确定。我们也可能因为对前者可能性的嗤之以鼻,给真挚的深情贴上统一化的标签,所以,先放下不相信,放下自己的价值观。

“我从镜头里望出去,镜头终端是你;我开始写一篇文章,写的又是你”, 20多年的思念,20多年的坚守,双方对于这份感情的永恒,或已是最好、最美的天地。

写到这里,最初读完文章后溃乱的情绪、被撕裂般的心痛反而好了一些,这样的际遇与选择,除了关乎爱情,更关乎价值的观念,就像“遇到挚爱,你是否会放弃婚姻”与“若没有遇到爱情,你是否会走进婚姻”,这两个问题在深层次的价值层面上,或许本就是一样的。,就算再挣扎,最初的选择已经注定了在这条路上,我们会怎样走。

  • 《中华生活经典:大观茶论(外二种)》_读后感_13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朝圣(2018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全数字化赋能:迎击颠覆者的竞争战略》_读后感_1300字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原书第13版)》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 《点亮自性之光》_读后感_13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1300字
  • 《先知(纪伯伦全集)》_读后感_1300字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_精选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