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3)篇

2019-01-21 16:29:49 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作者:易中天
隋炀帝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北巡突厥,修建洛阳城……为什么立下了丰功伟业却只能遗臭万年?甚至炀帝被杀时,连他的妻子萧皇后都袖手旁观,也不像某位红颜知己那样从夫而死,只是跟宫女一起用床板做了副棺材,默默地为相伴了三十五年的夫君料理后事。唐太宗融合胡汉,开创贞观之治,却并非世人所认为的完美无缺——杀兄弟;逼亲爹;篡改历史,夸大其词……科举和三省六部,都是隋唐政治制度的新发明。骑马巡街探访名花的新科进士,逐渐成为帝国官僚集团的主力军;这个集团支撑的三省六部制,开创了唐宋元明清的新政治。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 第(1)篇

文化没有优质和劣质之分,却有优势和劣势之别。

为了证明改朝换代的合理性,新政权往往要把前朝或末世说得一团漆黑。这已经几乎是所有短命王朝或亡国之君难以逃脱的宿命。

风情万种的西域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更表现出面向世界的宽阔胸襟。在长安,梵文经典跟在恒河两岸一样受到尊崇,亚历山大时期的肖像画法也得到了复活,深受希腊和印度影响的雕塑和壁画洋溢着浓浓的异国情调,波斯或罗马风格的工艺品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公元7世纪的大唐有着令人羡慕的文化优势。两千年前开创的古老文明,在经历了四百年的磨难后,又被五胡和鲜卑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兼具了农业民族的沉稳和游牧民族的血性,比当年的两汉更加优质和强势。这时,他们就算关起门来孤芳自赏,冲出国境耀武扬威,或者居高临下地目空一切,恐怕也没有太多人好意思批评。大唐却选择了开放和包容。

隋唐的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正与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敞开怀抱,文化自信。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 第(2)篇

攻击,侵略,开拓,进取,不安分的游牧民族性格帮助他们听见了内部破壳的裂痕

一个王朝走向另一个帝国。

  • 唐人

有优势,也有优越性,却没有优越感

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好奇心,对其他民族表现出平常心

不妄自菲薄,也不仗势欺人

他们相信,任何文化都不能颠覆已有的传统,只能成为自己的养分

他们也相信,文明不是私有财产,它属于天下人。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读后感 第(3)篇

喜欢结尾:“不能不钦佩唐人。他们有优势,也有优越性,却没有优越感,反倒对外来文化表现出好奇心,对其他民族表现出平常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仗势欺人。因为他们相信,任何文化都不能颠覆我们的传统,只能成为自己的养分;他们也相信,文明不是私有财产,它属于天下人。这才真叫大国风度。”n在奈良和京都看到了很多唐朝的影子,书法,佛教,青铜,建筑等。Queenie说他们学习能力很强,笨鸟先飞,隐忍奋斗。确实,他们愿意在集体面前更大程度的牺牲个人利益,自上而下统一改革。尤其看到建筑时候,感叹日本古建筑保护得那么好,但是我们太多人在世俗里徘徊,流淌,追逐,忘了大国文化的自信和底气,没有了维护、保护、传承的初心。看到越来越多人喜欢穿汉服,比如昨天公车站旁一对穿着汉服在等车的小情侣,越来越多小朋友学起了国画和书法,还是蛮开心的。

  •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_精选读后感_7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_读后感_5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_读后感_6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_读后感_1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_读后感_7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_精选读后感_6
  •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读后感_12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 易中天中华史:朱明王朝读书笔记(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