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的逻辑与常识》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风险投资的逻辑与常识》_精选读后感1600字
很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风险投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这个高风险和高收益相生相伴的有趣领域,毕竟风险和收益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同样是需要时刻平衡的矛盾体,深入至爱情、婚姻,事业等个体生存或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形容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这种要求就如同让你评价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一两句话很难阐释清楚。但至少如同延续生命一样,高质量地输出创新产品或者创新形态并高倍变现,是风险投资双方所乐见的。尤其是,如同本书最初所言,随着美国股票市场预期收益降低,风险资本成为收益优选的投资门类。本书详细介绍了风险投资的逻辑和常识,是为避免或减少投资人或创业者在投资或融资上走了弯路。
本书作者一再强调,风险投资不是上满枪膛去打快枪,大多数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周期在5到10年,并建议投资人不要热衷于投资所谓的独角兽公司,理由是在很多项目上,后期介入的投资人实际上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早期投资人是相同的,但潜在收益远远比不上早期投资人。
对于创业者来说,当你选择接受风险投资的那刻起,就必须清楚你不只是接受了大笔资金,天下没有免费的资金,风险投资人在注入资金的同时,还会大概率参与到公司的战略发展甚至是关联运营中去,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除了钱以外,还需要渠道、市场、人脉和管理经验,而这些是优秀的风险投资人可以给予的。
其次创业者必须清楚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风险投资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通常风险投资机构只专注于投资一到两个阶段的创业公司,他们通常会选择那些接受了天使或者种子阶段融资后仍健康运行,并且估值没有涨得太离谱的创业公司。
而风投和创业者共舞的终极目的是一次成功的退出,最好是能够实现作者所说的一次成功的本垒打。
成功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年化收益率达到20%或获得初始投资成本3倍的回报。
对于一只投资基金来说,年化收益率达到15%可以被称为成功,如果年化收益率达到20%或更高,它就可称得上非常成功。
鉴于风险投资的内生风险很高而且失败率也很高,对于投资单个项目的投资人来说,我们认为以3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退出可以被视为非常成功的退出,我们将获得4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投资称为本垒打。
而可供选择的退出方式包含以下几种:
IPO(公开上市)
并购:出售或者与有业务协同的更大规模公司合并
隐形退出:持续私募融资,公司股票被出售给小范围的私募投资者
其中隐形退出的优势是,创业者可以继续保留公司控制权并换取一定现金,也很可能兑现投资者收益。而正是因为公开市场监管趋严,私募市场退出方式受关注度提高。但这种退出方式被作者认为只适用于特定少数公司,即那些被多数大型风险投资机构扶持且估值超过10亿美元门槛的独角兽公司。
最后需要提醒投资人的是,风险投资不太合适胆小的人,这是一个高回报伴随高风险的投资方式。美国对于合格投资人的规定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合格投资人定义为:除去基本住所以外,其净资产至少达到100万美元的个人或夫妻;在最近两年,年收入至少达到20万美元的个人或共同收入达到30万美元的夫妻,且此水平收入在合理预期内能够持续。
虽然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在设立住基金时,会为个人投资者成立小的“边车基金”,但也只开放给机构的主要关系群和重要商业伙伴。而如今一些新生的在线股权众筹平台,虽然设限的最低投资门槛远远低于传统意义上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但由于投资理念和业绩表现尚待时间检验,评估尚早。
作者坚持认为,
我们仍然坚持认为,在你的个人资产达到1000万美元以前,不要在风险投资上投入超过个人总资产规模5%的资产。
因此,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参与风险投资,至少不能影响你今后的日常生活。
人们应该遵守的投入原则是:即使投入的资金全部损失,你目前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受到影响,否则多一分钱你都不要投入。
风险投资,对于投资双方而言,都需要内心的坚定,理性的分析判断和对创新的激情,不可以多一丈的海水,也不可以多一寸的火焰,宁静宽广的同时,不失创新的热情,双方在相互包容中互利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