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3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跟我上一本读完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同。前一本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书中原意的理解,而这一本更多的是一位母亲如果去面对和启发自己的孩子。
一位教授级别的母亲,并不是因为职称多高,她就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而是源于在与孩子生活的点滴中,母亲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适用于自己的孩子,自己一贯坚持的准则是否会在孩子的心性上造成了不可避免阴影,孩子的每一个阶段所经历的对于他们来说是否能够真正给予他们快乐,当孩子长大,母亲是否需要适当的放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和塑造……这如此的种种,是母亲穷尽一生在思考的问题。大概一个人的成就感并不都在于他的事业上,对于龙妈妈来说,也许孩子将来能够有选择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然后用快乐去装点他的人生,才是她成就感的集合点。
很多读者都会给安德烈和龙妈妈来信,说对于他们互相通信的交流方式很羡慕,其实,我也不例外。我的母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女性,她的生活,是由一块块坚实的砖头堆砌起来的,跟着父亲,好像就成了她每年的惯例。我很庆幸,我的母亲接受过教育,在那个对于知识来说很艰难的时代。我庆幸的是,我的母亲能够有足够有一天认同我的想法,当然要是在价值观允许的范围内的认同。那是母亲第一次向我道歉,我很感动,母亲终于将我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人”。
龙妈妈和安德烈的每一封信都有着灵魂上的沟通,在精神食粮方面,我相信安德烈和龙妈妈都有同样重量的食粮,足够抚慰他们的一生。
安德烈这样一个男孩子,居然可以做到一直和母亲通信,并且愿意把心底的想法和母亲分享,这就已经是一个值得我们年轻人尊敬的品质了。现在的年轻人,小伙子,从心底排斥和自己的亲人去交流一些问题,更甚于生活中的琐事,在他们眼里通通都是不屑。而安德烈则不同,他愿意和母亲处于一种同等的身份去讨论一个问题。当然这种品质的养成和龙妈妈也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每一次的通信,龙妈妈都会作上一番思想斗争,该怎样回复儿子,怎样的回复才能给儿子带去另一番思考,或者是能在一件事上有所启发。这一点,龙妈妈的认真,让我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本身具有的不可言表的深情。
安德烈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从小生长的环境带给他不一样的思想境界,给了他普通孩子所没有的观察力和适应力。同时,母亲带给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是龙妈妈让安德烈拥有普通孩子所没有的物质和不差的起跑线。不然,我相信,就算是再聪明的安德烈,靠努力也得奔上几年。
不管过去你的生活有多糟糕,那始终停留在过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只能任由过去的过去,而未来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当下。不去考虑成就。不计较得失,让所有的都朝着你所想要的方向发展,尽管很难,却不是不无可能。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便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切皆源自于我们的一念之间,思想的高度并不取决于你读了多少书,达到了什么样的级别,而在于你的价值观是否一开始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下,价值观是引导你选择人生的一道永不过时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