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简·爱》读后感_1600字

2019-08-03 17:43:04 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1600字

【长评预警,个人主观】
一本从小读到大的书,全文至少读过五遍以上,对大部分情节都记忆犹新,如今再读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作者有出色的描写能力,她笔下的人物和画面,全都栩栩如生且细致入微。如果可以快速略过男女主角之间阴郁又长篇累牍的言语交锋(原谅我觉得乏味),那这个故事的可读性还是很强的。
简爱,一个无父无母、其貌不扬的孤女,前十年在盖茨海德寄人篱下,被舅妈和表亲苛待,后七年在刻板的寄宿学校度过,凭借有限的友情与关爱,像一朵孤零零的小野花在砾石堆里顽强生长,成年后来到一个叫做桑菲尔德的荒凉庄园做家庭教师,期间情不自禁地与男主人相爱,却在成婚之际发现对方已有家室,而且是个精神病患者。
我们的女主因为外貌与经济上的不足,所以格外强调内心世界与灵魂高贵,尽管涉世未深,但始终坚持己见,她为不能获得一份有法律保障的、平等有尊严的爱情而痛苦不已。这里我甚至怀疑简爱爱上罗切斯特,是不是因为没见过什么世面,难得有异性这么关注自己,再加上又很谈得来。平心而论,罗切斯特是个焦躁易怒又有点神经质的男主,喜欢试探别人,热衷甜言蜜语的调情,最重要的是,为了让骗婚这件事从道德层面更易接受,他把自己摆在追求幸福的受害者位置,极力诋毁原配的形象,夸大前任的缺点和亲友的罪责来自我开脱,博取爱人的同情。如果罗切斯特的形象托生于作者本人所爱慕的有妇之夫埃热先生,那么我只能说她的理想型有点重口。
“要是我忘了自己,忘了向来所受的教导,在任何借口、任何理由和任何诱惑之下重蹈这些可怜姑娘的覆辙,有朝一日,他会以此刻回忆起来时亵渎她们的同样心情来对待我。”她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感受到了也就够了。这是简爱个性与智慧的高光时刻,因为看的很清楚,所以选择在黑夜里悄悄离开。
如果故事到这里还算过得去,那后面的走向真的是崩坏了。在作者的安排下,女主突然有了高尚的家人,有了可观的财产,变得富有又独立。与此同时,一把大火烧掉了男主的健康和财富,也烧掉了阁楼上的疯妻,从此他又残又废,与世隔绝,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只能等待女主圣母般回归,赐予爱和救赎。作者全篇声嘶力竭,呼吁“平等的爱”,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在意,所以才非要将男强女弱的社会天平倒过来,让女主掌握完全的主动,而男主的人生悲惨到只剩下爱情,好像这样才能凸显公平和圆满似的,这结局几近可怕。
如果伯莎·梅森一直活着,简爱该怎么办?和圣约翰去印度是感情的妥协,回到罗切斯特身边是道德的妥协,长期执教于乡村学校则与她不甘寂寞、渴望激情和变化的性格背道而驰,故事无法收场,而现实中多的是这种无奈。
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但不忍心给低分。为女主感到惋惜,拼了命去证明的东西,反倒暴露了心底的伤痕,过于强调平等与自尊,骨子里还是自卑。这不是她的错,是儿时经历造就这一切,就像被某种阴云笼罩着,虽然她自持自重,却无法不自伤自怜。初到任何陌生场合都极力和别人打听主人家的细节,对自己的事情则尽可能的守口如瓶,她总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观察众人,并在心里暗下结论,除了与自己交好的人,大部分人得到的评价都相当负面,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深植内心的自卑,无论以怎样的形式都抵抗不了,不如就与自己和解吧,反正它与你的其他才华和品德相比是可以体谅的。人无完人,皆有瑕疵,试着接受自己的缺点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偏执地放不下心结只会让爱你的人遍体鳞伤。
最后,我觉得勃朗特不适合作为少女的成长必读和爱情启蒙书,奥斯汀或许更好。伍尔芙评价前者视野局限,笔下的女性角色囿于自身的天花板,“总是在做家庭教师,总是坠入情网,时时刻刻都在申诉着自我的爱恨(怎么跟琼瑶似的)”,而后者塑造的人物则更为复杂,“似乎生活在一个真实世界里——一旦他们走进这个世界,我们也就跟着他们进去见识一番”,说的真是非常中肯。

  • 《当代英雄》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 《投资最重要的事》_读后感_1600字
  • 《终身幼儿园》_读后感_1600字
  • 《事实(比尔·盖茨推荐)》_读后感_1600字
  • 《老人与海》_读后感_1600字
  • 《狼烟北平》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_读后感_1600字
  • 《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本质的跨越式成长方法论》_读
  • 《每一天梦想练习》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 《小狗钱钱》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