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读后感_1100字
《斯通纳》读后感1100字
很多人觉得主人公的一生是不幸的。出生在困苦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庭里,直到二十岁才得到机会求学。遇到一见钟情的人并结了婚,却开始了数十年漫长的忍耐的婚姻生活,或者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人到中年有了对爱情真正的理解,也就是出轨了,但迫于压力痛苦地分开了。事业也是高不成低不就,教书几十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杰出的地方。最后六十多岁被迫退休,得了癌症,弥留之际不想有人在身边,只有一本书陪着他结束了这一生。
在他生命的尽头,他问自己,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我想说的是,主人公是幸运的,因为他始终都在勇敢地为自己做选择并且为选择的后果负责。
二十年在土地上挥洒的汗水并没有浇灭他追求自我的梦想,求学过程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他辜负年迈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即回到农场帮忙,而毅然决然地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后来父母相继倒在黄土地上,他可能自责,可能痛苦,但他是无悔的。
事业来说,他至少是投入并热爱着的。这条路一旦确定了,他便头也不回的走下去。两位朋友都去参军,他选择留下,不是怕,是坚持本心。婚后妻子性格孤僻怪异,他忍耐之余埋头在工作中,甚至是创作中,获得生活的动力。教书对他来说是一辈子的事业,除了教书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教书不是乏味的,或是逃避的借口,教书于他是不断发现自己能力并且认同自己可以的所在。是他追求自我的重要方式,甚至重过与凯瑟琳的爱情。他分手的理由是,如果我们私奔,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们就不是自己了。这是他的选择。
婚姻,更是他自己选择的。但他的婚姻是不幸的,他的妻子不爱他,他可能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爱他的妻子。但他努力过,为自己的选择弥补和挽回过,只是打动不了妻子冰冷的恨意。后来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他能做的只有忍耐,或把爱意转移到可爱的女儿身上,再后来,他对妻子的各种攻击选择漠视。尽管他一直不进攻和防守,他妻子对他的报复行为仍然影响到了女儿,无辜的受害者。女儿夹在父母中间不知作何选择,最后未婚先孕,以此逃离自己的家庭。总之,整个家庭都很不幸。
全书最打动我的,是他得癌症快要死去的那几段描写。他脑子里迷迷糊糊,回想自己的这一生,他说,尽管失败,但他还要期待什么呢?他是满足的。就这一点,我觉得不能说他是不幸的。他是我们所有这些平凡人一生的写照,甚至他比我们更勇敢,因为他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的生活做选择,并为之负责,没有停止过追求自我,明确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
说的很对啊,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