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1100字
初知杰克伦敦的名字,是在中学语文一篇《还乡梦自序》的课文里,“契科夫的草原,杰克伦敦荒野上的呼唤”云云。再次会面杰克伦敦的时候,是在外国文学史课本里,大体是几笔带过,并未留下深刻印象。第三次聊起杰克伦敦的时候是在2008年赴天津出差的火车上。深夜时分,车厢内的乘客昏昏欲睡,蓦然抬头看见坐在斜对面的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似乎正在默声背诵笔记或讲义,那是一本经打印后封胶装订的非正式书本。由于角度的问题,看不清楚,大概是文学史类的名目。我突然来了兴趣,由衷的敬意油然而生。有些细节,现在记不清了。她大概是英语专业,主攻英美文学,赴天津外国语学院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于是我们闲聊了起来。虽然我对中外文学知道一些,但一直以来却没有英美文学的概念,英国还好,尤其是美国,就短短两三百年的历史,文学大师也就只记得马克吐温、惠特曼、海明威了了几人。于是,她以极大的兴致讲了一大串的作家及经历,后现代主义的福克纳、海勒,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爱伦坡、欧亨利,战后作家杰茨菲拉德、海明威,最后谈到海明威的自杀,于是引出了杰克伦敦的自杀。她对杰克《荒野的呼唤》很推崇,但我没看过,很难搭上话,于是她讲我听,有时候我又有意抛出一两个问题,问她个人的看法与认识。我渐渐意识到我缺乏她这样一种兴趣与热情,更没有她这种追求梦想的执着品质与行动能力。最后,下车分别的时候,我衷心祝她顺利圆梦,似乎又是在为自己祝福;那时候我还有梦想,还畅想着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
直到十年后的现在,读完了马克吐温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就想到了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一篇很快就吸引了我——我很喜欢那种荒凉清冷、侵肤凌厉的氛围;《荒野的呼唤》总是让我想起我少年时期的玩伴——纯种狼狗“黑子”,黑子可真是一条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狗啊。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荒野的呼唤》,这是近六七年来不曾有过的读书兴奋状态。曾经不知道为什么,渐渐看不下去长篇小说,无论什么样的名著,无论多伟大的长篇小说都很难读下去,包括高中大学时期读了四五遍的《红楼梦》现在也重读不下去;即使是融悬疑、推理、侦探为一炉的《白夜行》读起来也觉得平淡无味,唯独三年前读的《卡拉马卓夫兄弟》尚觉有吸引力,但依然持续读了四五个月才完;所以就只能读读《世说新语》《聊斋志异》、博尔赫斯小说集等类似短篇。现在已悟出答案:随着年岁的增加及阅读素养的积累,已越过了求知猎奇的娱乐性阅读年龄段,新与奇再也不能满足阅读预期,唯有那些真知灼见、智慧经验方能填补思想的贫瘠与灵魂的干瘪,在兼收并蓄、一览众山之后的某个刹那,也许会庆幸阅读让你成为了一个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