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_1800字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1800字
初读是因得到朋友公众号里的推荐,说这本书很好看,很美好。
读了之后便视若珍宝,王小波这种热烈又纯真的爱,世间少有。李银河何其幸运遇到他,又何其伟大保护住了这样的灵魂。
且不提他们之间的爱,说一说感受。
王小波对李银河说:我们是多么不同的人,多么不同的两个个体,我多么怕你因我们的不同而不喜欢我。他又说,我多么高兴,我发现我们身上有这么多共同的东西,相同的想法,我和你是一类人。
爱的奇妙不就在此嘛,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不同的,互相欣赏的就是那不同的地方,可又因两个人的相同,才会在最后走到一起。不管背景是不是相同,经历是不是相同,两个人目标相同,有相同的想法,共同为之努力,上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爱的正确模式吧,那种因为爱而改变自己的,委曲求全的,终究不是适合自己的,因为那不是你。
因为王小波学历低,背景差,李银河的家长并不喜欢他,从信中隐约可看出这中间家庭对他们的阻挠。但李银河深信自己的选择,王小波也同样努力进步。要感谢李银河,不因家人的反对而质疑自己的感情,对王小波说出:我们是两个人,不是两个家庭。我很希望我的父母高兴,但他们不高兴我也不会离开你。
说到底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幸福的,他们反对只是怕自己的子女以后过得不幸福。有的建议确实是有效的,可也有的建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现在的爱,又如何逃得脱责任,大部分都是两个家庭,而不是两个人。
如何看待一个人呢,其实我有疑问,因为我看待一个人看到的不是他的外表,诸如长相,身高;不是他的经历,诸如失败,成功。我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就像李银河说的,王小波长的丑,可那又如何,他的灵魂会发光。我觉得,人的内在才重要,外表忽然会加分或者减分,但空有美丽的外表是无用的,内在不只是才华,更有人品。外在的东西总会随着时光而老去,再赏心悦目的事物也有黯淡无光的一天,唯有内在,唯有灵魂,优秀的经历年华的淬炼反而更熠熠生辉。可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看我,我觉得内在是好的就是好的,虽然有时候它可能因为经历被迫披上破旧的外衣,就像钻石,时间久了外面蒙了灰,人们还认得出它吗?就像外面烂了的橘子,虽然有时里面还是好的,甚至比普通的更甜。但大部分人也会试也不试就扔掉吧。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可又有几个人可以看到本质,或有耐心去尝试着看到本质呢。
李银河说,王小波有有趣的灵魂。她是多么怕生活过得无趣,别人都是她在了解之后就不喜欢了,只有王小波不同。因为他也同样讨厌无趣的生活。
我也是啊,那种一眼看到尽头的生活,会让你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活着就要创造价值不是嘛?用不着是多么轰轰烈烈的价值,对自己的价值就好。有不有趣无不无聊,我觉得和工作无关,和生活才有关,真正热爱生活,是不会闲下来的,多读点书也好,多去锻炼也好,多跳点舞,弹奏点音乐,做些点心,挑战极限也好。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就不会是死气沉沉的生活,就有无限的更多的可能性等你发现,更多的奇妙的事和人等你遇见。生活不应该是差不多就好,还可以就行。
所以说自由是多么重要,不论是自由的人,还是自由的灵魂。我真的讨厌被束缚,可满足了什么才是束缚呢,我不知道。可能如果我不开心了,就是被束缚了吧。
再来谈谈他们王小波所谓的柏拉图式恋爱,我觉得好的爱首先要找到你的soulmate,灵魂不投契,肉体再怎么投契也是没用的。最近总被灌输先性后爱的观点,可无论如何都不能认同,像是无法说服自己,更害怕愧疚于人。所以至少对我来说,无论是纯粹精神上的,还是灵肉结合的,本质上不都是一样的么。
王小波的信让人乍一眼看上去可爱的点,我觉得在他对李银河打招呼的变化:一开始是你好哇李银河,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期待,憧憬,小心翼翼,又有一丝心里的甜。后面有些气李银河不回来,可又舍不下李银河,明明说好不回来就不写信,可又爱的一塌糊涂,只好有些执拗的称呼她,李银河,你好!再后来遭遇家庭的反对,快要分手,伤心又舍不得,却不想李银河为自己难过,转为银河。直到在一起,每封信都像李银河倾吐自己的爱,郑重又严肃不容置疑,改成了你好,银河。
最喜欢那句“我爱你爱我又喜欢我”,这句话有无数的断句方式,但无论怎样断句,都有一种意义是不变的,便是我爱你。
都说这本书,20岁读时是一种感悟,30岁又是另一种。我不懂我30岁时怎么想,我只觉得现在,如果说爱人是一种能力,我希望我有这能力,如果说爱人是一种技巧,我希望我懂得如何去爱。
以上纯粹是个人的牢骚,能看到这里的感谢你们静静听完了我的牢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