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_1800字

2019-10-04 19:56:22 读后感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读后感1800字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本书花费了4小时21分钟的时间读完的。但是我并不是一口气将它读完的,前段时间看了四分之一二吧,今天把它通读完了。

一口气读下来的感觉是痛快的,但其实我不理解维罗妮卡,也不理解书中的每个人物。人生的悲剧,并不是全由别人造成的,其实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凶手。这个世界,别人能够束缚住你的躯体,可人的灵魂是自由的。

既然不屑一顾,又何必害怕与众不同。这句话是我刚大学入学时,宿友L送我的一句话,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

自杀,不乏是逃避现实的武器,死了一了百了。我是个无神论者,我相信葬礼就是一个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仪式,而后便是消亡,与人间再无瓜葛。我想自杀,是对生命失去勇气,而把失去的勇气转移到求死的信念上了。那一刻的勇敢,并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生活赋予的,而是自身的信念赋予的。

死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活着,人活着就是来解决问题,就是来从混乱中找寻那丁点的秩序的。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枷锁中。

这是现实,这个世界就是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我们想要活着,想要不受排挤,便需要接受其中的潜规则。

那些被大众默认的规矩,从来就没人追问它为何存在,但它就是存在了,存在也合理了。

我们的认知,决定我们对世界潜规则的默认程度。我们在这错综复杂地关系大网中出生而后成长起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基本判断,我们见识了合理和不合理的事物,我们所做出的判断都是感觉和那张网赋予的。

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敢于挑战权威,反正我自己都不敢。有时候,我们就是在世界赋予的身份符号中,迷失了自己的判断。

比如,名牌效应、好孩子效应、专家效应等。我们应该认的是思考背后的逻辑真相,而不是那张被世界公认过的牌子。

同个牌子,同款产品,客户的感知价值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始终带有偏见,因为世界深埋的真相,其实并不绝对。

有人说天圆地方,也不是有人许久都深信不疑。如果没有航海家麦哲伦在十六世纪用科学的权威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说法。如果没有一些勇于挑战权威的人去寻找真相,那么真相可能就会被愚昧覆盖住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你不用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你不用对谁的人生负责,因为每个人本应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活着,就必须活出个态度,不是为谁而挣扎,而是为自己而活。”

维罗妮卡和大使的儿子,他们的生活从表面来看,应该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对象吧。维罗妮卡拥有了青春、美貌、满意的工作,而大使的儿子拥有的是名和利,但是他们却始终觉得生活不尽人意。

他们一个逃生,另一个逃避现实,然后双双住进了疯人院。男的在女的影响下走出那个自己虚构的世界,重回世俗;女的在男的聆听下,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他们身上,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对另一个人进行思想绑架。他们的悲剧有部分是源自于父母,但更多是来自于自身。他们都活在父母的期盼中,害怕辜负他们的用心良苦,将真实的自己隐藏了起来。

在这里,我想到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为了追寻画画的梦想,离家出走成就了自己不朽的画工,虽然晚景凄凉,但至少他找到了自己;他的前半生压抑许久,家庭、工作的责任束缚了自己的翅膀,最终选择抛妻弃子、背井离乡;我想如果他一直被责任束缚,恐怕迟早会疯。

我想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有些人人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中,被爱的名义所绑架,没有自由,却向往自由,便选择向死而生。可以这么说,维罗妮卡向往的不是死,而是自由。但用死来解脱自己,其实是最愚蠢、最无能的做法了,因为生无所作为,便只能想到死。

一个疯人院,住进去的不全是疯人,而是一些想要逃避现实的地方,一个与死亡并无两样的地方,因为同样向往灵魂的自由。

疯人院,其实并不是可以选择自由的地方,他们虽然行为举止可以异于院外的人,但是在其中他们也身不由己。

镇定剂、电击、毫无人性的护工等,又何尝不似现实中规矩,将人束缚,只是院内是躯体的束缚,院外更多地是灵魂的束缚。

所以啊,要想过得快活,活得自在,就必须有力量去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忘初心。

最后用我语录中的一句话,来总结这本著作:“人一旦随性,变成了终生眼中的疯子。”

【其实做终生眼中的疯子也不错啦,比如爱因斯坦?】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 《改革新启蒙:思想市场驱动中国变革》_读后感_1800字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_读后感_1800字
  • 《挪威的森林》_读后感_1800字
  • 《每一天梦想练习》_读后感_1800字
  • 《故宫的古物之美》_读后感_1800字
  • 《苏菲的世界》_读后感_1800字
  • 《好的婚姻,要守护财产和爱》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 《恋爱口语:我们到底要跟男人聊什么?》_读后感_1800字
  • 《生命沉思录3》_读后感_18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