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读后感_1800字
《面纱》读后感1800字
凯蒂和瓦尔特是两个彼此配不上的人,一个是爱慕虚荣的年轻女子,一个是性格孤僻的细菌学家,命运就这么戏剧性地将他们撮合在一起。带着对于浮华的生活的期望、对个人欲望的屈服,凯蒂与唐生厮混在一起了。小说似乎要按照《包法利夫人》的剧本演进了,直到来了一场霍乱。
瓦尔特为报复凯蒂的出轨,将她带往霍乱肆虐的湄潭府,企图让霍乱杀死他的妻子。可是凯蒂没有死,反而被修道院内修女们救死扶伤的行为所感动。修道院长的教诲让凯蒂不断审视自己的灵魂,凯蒂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卑鄙。
凯蒂终于知道那个湄潭府之前的自己、那个躺在床上渴求唐生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她,那只是她身体里隐藏的野兽,就像一个邪恶的灵魂一样阴暗、恐怖。她已经决定和它一刀两断了。她从欲望和虚幻的激情中解脱出来,赢回了全新的自己。瓦尔特的复仇竟然拯救了凯蒂!虽然时光如流,发生过的事不容抹煞,可凯蒂仍渴望体内孕育的孩子是个自由而独立的姑娘,仿佛,那就是她一次重生的机会。
毫无疑问,凯蒂抛弃的那些浮华和欲望,就是她的面纱。我相信揭开人类的面纱,我们人格里都有正直、善良和勇敢,可是为什么揭开面纱的力量只能来自一场如此深重的灾难?这是毛姆抛给我们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关于“死的却是一条狗”
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的《疯狗死亡挽歌》是一首讽刺诗,原文如下(拙劣的翻译出自本人):
《An Elegy on the Death of a Mad Dog》
Good people of all, of every sort,好心的朋友们
Give ear unto my song;听我唱一首歌谣
And if you find it wondrous short,一个奇妙的小故事
It cannot hold you long.不会耽误你太久
In Islington there was a man,在伊斯灵顿有一个人
Of whom the world might say全世界都认为
That still a godly race he run,他走着神圣之路
Whene’er he went to pray.那是个虔诚的人
A kind and gentle heart he had,他温柔而善良的心
To comfort friends and foes;用来安慰朋友或是敌人
The naked every day he clad,他每天赤身裸体
When he put on his clothes.即使他穿上衣服也是
And in that town a dog was found,城里发现一只流浪狗
As many dogs there be,就像其他狗一样
Both mongrel, puppy, whelp and hound,杂交的幼犬
And curs of low degree.品种低劣
This dog and man at first were friends;他们很快成为朋友
But when a pique began,但是怨恨产生了
The dog, to gain some private ends,那条狗,为了些私事
Went mad and bit the man.疯狂的咬了他
Around from all the neighbouring streets街道上的邻居们
The wondering neighbours ran,吃惊的跑开了
And swore the dog had lost his wits,“狗失去了理智
To bite so good a man.才会咬了这位绅士”
The wound it seemed both sore and sad伤口很深很严重
To every Christian eye;每一位圣徒都看得出来
And while they swore the dog was mad,他们发誓那狗疯掉了
They swore the man would die.他们认为绅士死定了
But soon a wonder came to light,但很快发生了转机
That showed the rogues they lied;流氓们撒谎了
That man recovered of the bite,好心人痊愈了
The dog it was that died.那条狗却死了
这首讽刺诗大意为,一个绅士领养了一只流浪狗并和它成为朋友,但是有一天二者反目,狗发疯将他咬伤。大家都预料绅士将会死去,但是他痊愈了,最终死去的却是狗。
既然这是一首讽刺诗,那么狗为什么会死,只有一种解释:人有毒。那个一直走着虔诚之路的绅士竟然是个被层层包装的伪君子,他在众人面前是那么善良,而他的伪君子身份只有那条狗才看得出来,最终狗咬了他,却中毒身亡。
瓦尔特临死前说出《挽歌》的最后一行诗句:死的却是一条狗。
这是瓦尔特对于自己的人生一种无奈的吐槽,他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错事。他的妻子在众人面前是个漂亮的英国女人,是个知书达理的医生妻子。而真实的凯蒂是个愚蠢轻浮的女人,这一点只有瓦尔特自己了解,但他又如此深沉的爱着凯蒂。在第23章中,瓦尔特这么说:
“我对你不抱幻想。我知道你愚笨轻浮,知道你头脑简单,但我还是爱你。我清楚你的追求和理想庸俗不堪,可我爱你。我知道你就是个二流货色,但我爱你。……我知道你只是为了权宜之计才嫁给了我。我深深爱着你,我不在乎这些。……我从没期望你会爱上我,我也没觉得你应该爱上我,我不觉得自己非常惹人喜爱。能爱着你,我就感激不尽了。……大多数丈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在我这儿,我视作恩赐。”
大约所有爱情的神秘之处就在于--“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自行脑补《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不需要,瓦尔特就是这么卑微得爱着凯蒂。然而也就是这种深沉的爱,让瓦尔特极其脆弱而敏感,他的感情一旦受到伤害,就会迅速地关上心扉。面对凯蒂的出轨,他无法原谅。瓦尔特想到了复仇,他把出轨的凯蒂带到霍乱区的湄潭府,甚至让她每晚吃着有可能致命的蔬菜沙拉,就是要害死凯蒂。瓦尔特没想到的是,凯蒂非但没有死,反而在修道院的感化下,获得了灵魂的觉醒与救赎。
在一切都在走向正常的时候,凯蒂发现自己怀孕了,他们都知道,孩子并不是瓦尔特的。瓦尔特在此时已经心灰意冷,他已经不想再害死凯蒂,甚至提出了让凯蒂离开湄潭府。瓦尔特已经彻底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他甚至疯狂的在自己身上做细菌实验,是的,这无异于自杀。正是因为这是他的自杀,所以他死前会平静的对凯蒂说:“别大惊小怪。我刚走了一段艰难的道路,不过我现在好了”。
是啊,瓦尔特就是那条狗,他张口咬向轻浮、愚蠢、庸俗的凯蒂,自己却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