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_18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800字
我与地坛史铁生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便是室友的推荐,老师说让他看看这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我怀着一颗对大家的喜爱与崇敬,于是借了这本书。我与地坛便是其中的一篇。
当你看到他的经历,你便会唏嘘,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因为那些大家经历了人们无法想象的磨难所以才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比如他比如海迪比如某某
这本书讲述了文革时期他上乡下乡的事情,讲述了一个个悲惨的命运,村乡的淳朴,命运的不公,以及好人有好报的……
各种各样的生活,以及青年的生活……
我一直对文革持有一种偏激的厌恶,大概是因为人生苦旅中,许多杰出有为的知识分子被辱骂被践踏被屈辱,他们的尊严在文革中被所谓的正义和公平碾碎消失殆尽,史铁生这一批只有十七十八的花样男子和女子怀着一颗为祖国大好江山出自己的一份力的心踏上了去陕西的路。
期间有欢乐有悲伤,有美景也有穷苦,有善良也有罪恶……
精选集中的几篇文章他讲的无厘头的梦无厘头的对话,看似无厘头,然而这是对命运对自己以及对宇宙的解释,在阐释这一切的同时以一种看似觉得乱七八糟的语言展示了出来,梦境究竟是什么,或我们到底是在梦中还是已经从梦中醒来,我们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无的,我是谁我为了谁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命题,然而现在真正存在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活着,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我是我吗?
我无一例外的看到了许多文章中他描写的主人公都有残疾,有的是瞎子不能看到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拉琴的瞎子坚信自己拉断1000根琴弦就能用药方使自己重见光明,这是对光明的追求,当他真正拉断1000根时他已经白发苍苍了,当他满怀着一颗热血去寻求药方时,空白的药方无疑给他当头一棒,这时他才明白,拉琴是给自己的一种希望,亦或者说这是一种生活,为了给予小瞎子一种生活的希望于是“欺骗”小瞎子说,当你拉断1200根时,你就可以重见光明了……
我不知道这是希望还是悲哀,或者我们活在世上就是因为觉得未来会更美好,这便是一种希望吧……
有一位主人公因为命运的安排,一分一秒都不差,骑着单车,单车的前车轮轧到茄子,使自己摔出三米远,于是一辆车撞断了他的腰椎骨,这还真的可能是命运,如果在这之前他没有遇见熟人没有打招呼,没有去饭馆吃包子,或不是吃了一个包子而是吃了五个,如果不去看歌剧,如果没有这些使撞车事件发生的巧合,那么现在主人公就不是残疾,而是可以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了,这只能说明上帝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在劫难逃。逻辑的缜密,我无力反驳。说实在的其实我也曾经思考自己人生的时候思考过这些问题,如果我读的不是我自己读的小学,我遇见的不是我要遇见的人,我做的决定本来不是这个决定,我考的大学不是这个大学,那么我的人生我所有的一切是不是不一样,决定或影响我的三观的事物是不是不一样,那么我是不是不一样,我的未来是不是不一样,在另一个时空的我是不是活着不一样的人生,更精彩还是更悲哀…… 如果一开始爸妈没有生下我,我不存在于这个时空或我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世界又将会怎样,如果我未来的婚姻的对象不一样又会怎样……我不止一次又一次的好奇过,不止一次又一次的反问过自己……然而我清醒而又理智的告诉自己,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了现实,不要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毕竟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还来的赢,我也许能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与地坛,最感动的便是母亲的爱了,母亲在他双腿残废后,在他自怨自艾,萎靡不振的时,不知道母亲是多么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那时他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是要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活着最痛苦的便是母亲了,内心无比的煎熬,然而害怕儿子的乱想,忍住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当母亲去世后,史铁生是多么的痛苦和愧疚,等到最亲最爱的逝世才明白了她的痛苦。母亲呵,总是伟大的,从青丝到白头,都是为子女操劳,我记得母亲曾经说过,她一生中最幸福和最开心的事便是我们的幸福健康长大成人。一个母亲内心最真切的想法和最感动人的地方,她们一味的奉献,然而我们却是以为的索取,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因当,殊不知这一切只是因为母亲最深切的爱啊,这便是母亲啊。他通过最简单而又直白的话语,通过母亲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和神情,写出了一个疼爱儿子理解儿子最深情也最真实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