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_1100字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100字
书评:穆斯林的葬礼
先后看了四本书,《穆斯林的葬礼》是第四本,经常会心焦气躁,读书的频率及速度远不如在国内,尽量在平静的时候找书来读,多少可以改变一些心境吧。学习中文课程时,老师就有推荐这本书,一直想先应付考试吧,毕竟霍达不是重点作家,这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也读了不少书,以国外作家为主,印象中仅读过严歌苓的作品。
很庆幸在这个年龄这个时间这种状态下来读这本书,勾起了很多美好回忆。整体印象这本书如此的干净,干净的令人动容,即便是韩子奇的移情,也没有让人反感,因为这个人物的个性很像我的父亲,尽管我的父亲与手工工匠和收藏一点儿不搭边;而梁君璧又真的像极了我的母亲,可我却不像新月。
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共鸣点实在太多,每读一页都会把我带回到儿时,少时,开篇不久的四合院描写,反复看了几遍,努力回忆着我曾经居住过的四合院,当然远不及这部作品里面所描绘的那样,但美好的画面还是一幅幅闪现,院子里的核桃树,柿子树,石榴树,院中间那个灰瓦色大鱼缸,地面上一块块青色方砖,正屋进门那高高的大门坎,冬天院子中间水管里流下的大冰柱……这一切如今只成追忆了。
我身体里流淌着穆斯林的血液,我感受过穆斯林婚礼的神圣和葬礼的庄严,我对穆斯林的生活习惯感同身受,对穆斯林的美食如数家珍,一切都那么熟悉,这里面每个人物都让我觉得那么亲切,仿佛是自己的家人一般。
假如在求学期间读这本书,梁亦清这个人物以及他的玉雕手艺应该不会给我太深的印象,必竟他不是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对于他呕心沥血把生命献给了玉雕的创作也不会觉得如此的震撼,原因是我的爱人是个从事雕刻的艺术家,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爱人的身影,一个废寝忘食用生命去雕刻的人,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我仅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和书评家无法比,写的全部是内心的真实感受,评大家的书真的有小巫见大巫的感觉,何况是这样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但想说的话还是要说出来,个人不太喜欢新月这个人物,为了她的出生把韩子奇写出了国,多少有些突兀,出国前后的韩子奇像是两个人物,韩子奇的这段设计完全是为新月在作铺垫,新月是个爱情原素,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新月与老师的爱情堪称完美,虽以悲剧告终,这样的结局实际更完美,纯洁的不染一丝尘埃。
好的作品引人入胜的原因就是岀场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特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点在这部作品里尤为突出,比如新月的哥哥,比如新月的同学,当然最成功的一个人当属梁君璧。
在网络小说盛行的年代,能够坐下来,静心品读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呀。
注:此书评写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