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红楼梦》读后感_4000字

2019-10-05 20:56:58 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4000字

曹雪芹对书中的大小人物哪怕是袭人,晴雯,金钏,冷雨村,甄士隐,李嬷嬷,平儿,刘姥姥,藕官,尤姐,龄官,金荣,薛蟠,秦钟等人,或好恶或褒贬,总带着悲悯、关怀、同情与理解。这种人文关怀如黑夜中的一束光,与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道主义之光遥相契合,照亮了高尚,也照见了蜷缩在旮旯里的卑微。无论代入红楼中的哪个人物,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关切与温暖,清冷的文字世界中,这温暖太难得,太珍贵,人世太寒冷,那微微散发的温度,是致命的诱惑,让你身不由己地走近。这或许是让几多红迷欲罢不能,长醉梦中不愿醒的根本原因之一。

《红楼梦》靠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场面,几乎是古代唯一一部可以媲美当时世界其它文学名著的中国长篇小说。尽管近百年间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但红楼对至纯至真情爱与人间百态的温暖笔触,充满悲悯、史无前例的人文关怀才是铸就作品伟大,使其地位远高于《三国》、《金瓶梅》等书,并获得世界地位的关键。

与《红楼梦》相反,《水浒传》则是中国文学与世俗心态的耻辱,对做人肉包子、甚至生吃人肉的居然也能大加赞赏,完全击穿了中国与世界几千年的人性与文明底线,将道德标准降低到了原始蛮荒社会,体现了宋亡以后,中国文化不断劣质化的一面。

在人物方面,《红楼梦》像是缺少了主角郝思嘉、瑞德的《飘》。红楼中的一些男子如贾琏、贾宝玉,尽管有些温暖,却没有担当,对所厌恶的功名只知单纯逃避,遇事也往往退却,尽管干净但却无用。正如《飘》中的艾希礼等人,面对时局变幻,造化弄人,一味沉迷于高谈“神道的黄昏”。相对而言,《红楼梦》中的女子,如王熙凤、探春、宝钗更勇于任事,可惜无法挽回大局。欧美名著,无论出场人物怎样多,几大卷几千页,总没有一页不如一页,一章悲过一章的,总没有读来叫人只觉悲从中来,神郁气悴的,而红楼水浒三国却莫不是说世间万事转头空,时过境迁,人事盛极而衰,便像慢性毒药一样让人黯然销魂。这应该是主角缺乏担当,尽管理性、温暖却无用的缘故。

程甲本《红楼梦》序言“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金,不胫而走者矣。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撼。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起前后起伏,尚属接榫,然漶漫不可收拾。及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全书始自是告成。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凡我同人,或亦先睹为快者欤? 小泉程伟元识。”
可见,程伟元找到了《红楼梦》后40回,丢失的部分遗稿30多卷。程伟元说的全是真话!说谎的是那些“红学砖家”。
其实之前,本人在阅读完后四十回后,就已经指出“第94-97回;第109-111回有非常大的真迹可能性!”,现在这便是完美的证据。程甲本后40回的部分情节绝对精彩,诸如黛玉焚稿、贾母归天和鸳鸯殉主、包勇护院、大结局等堪称经典!特别是黛玉焚稿,曾经让你在梦中哭了多少回?!本人认为:后40回和前80回的主要区别在于文字的细腻程度,前80回文字极其细腻,娓娓叙来,而后40回略显得粗糙和匆忙!由此,本人认为:此后40回乃草稿本,已拟好了情节纲要。原作者刚刚润色完80回,还没来得及润色后40回就死了。这就是“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已逝”的由来。其实书是写完了,就差最后40回的润色工作了!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早知日后闲争气,岂肯今朝错读书。
“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的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儿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求叔叔这事,婶子休提,我昨儿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笑道:“怪道你那里没成儿,昨儿又来寻我。”贾芸道:“婶子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子。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 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贾芸笑道:“既这样,婶子明儿就派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好婶子,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的好,再派我那个。”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也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说毕,令人驾起香车,一径去了。 贾芸喜不自禁,来至绮霰斋打听宝玉,谁知宝玉一早便往北静王府里去了。回家告诉母亲,自是母子俱各欢喜。次日一个五鼓,贾芸先找了倪二,将前银按数还他。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已矣;既你我为知已,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又娶了个多情美色之妻,见他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又见他器量宽宏,并无嫉衾妒枕之意,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
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姐姐下降,不曾远接,望恕仓促之罪。”说着便福了下来。凤姐忙陪笑还礼不迭。二人携手同入室中。 凤姐上座,尤二姐命丫环拿褥子来便行礼,说:“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伏待姐姐。”说着,便行下礼去。 凤姐儿忙下座以礼相还,口内忙说:“皆因奴家妇人之见,一味劝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卧柳,恐惹父母担忧。此皆是你我之痴心,怎奈二爷错会奴意。眠花宿柳之事瞒奴或可,今娶姐姐二房之大事亦人家大礼,亦不曾对奴说。奴亦曾劝二爷早行此礼,以备生育。不想二爷反以奴为那等嫉妒之妇,私自行此大事,并不说知。使奴有冤难诉,惟天地可表。前于十日之先奴已风闻,恐二爷不乐,遂不敢先说。今可巧远行在外,故奴家亲自拜见过,还求姐姐下体奴心,起动大驾,挪至家中。你我姊妹同居同处,彼此合心谏劝二爷,慎重世务,保养身体,方是大礼。若姐姐在外,奴在内,虽愚贱不堪相伴,奴心又何安。再者,使外人闻知,亦甚不雅观。二爷之名也要紧,倒是谈论奴家,奴亦不怨,所以今生今世奴之名节全在姐姐身上。那起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见我素日持家太严,背后加减些言语,自是常情。姐姐乃何等样人物,岂可信真。若我实有不好之处,上头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姊妹妯娌,况贾府世代名家,岂容我到今日。今日二爷私娶姐姐在外,若别人则怒,我则以为幸。正是天地神佛不忍我被小人们诽谤,故生此事。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不但那起小人见了,自悔从前错认了我,就是二爷来家一见,他作丈夫之人,心中也未免暗悔。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奴愿作妹子,每日伏侍姐姐梳头洗面。只求姐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容我一席之地安身,奴死也愿意。”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尤二姐见了这般,也不免滴下泪来。 二人对见了礼,分序座下,平儿忙也上来要见礼。尤二姐见他打扮不凡,举止品貌不俗,料定是平儿,连忙亲身挽住,只叫:“妹子快休如此,你我是一样的人。”凤姐忙也起身笑说:“折死他了!妹子只管受礼,他原是咱们的丫头,以后快别如此。”说着,又命周家的从包袱里取出四匹上色尺头,四对金珠簪环为拜礼,尤二姐忙拜受了。 二人吃茶,对诉已往之事。凤姐口内全是自怨自错,“怨不得别人,如今只求姐姐疼我”等语。尤二姐见了这般,便认他作是个极好的人,小人不遂心诽谤主子亦是常理,故倾心吐胆,叙了一回,竟是凤姐认为知己。又见周瑞等媳妇在旁边称扬凤姐素日许多善政,只是吃亏心太痴了,惹人怨,又说“已经预备了房屋,奶奶进去一看便知”。 尤氏心中早已要进去同住方好,今又见如此,岂有不允之理,便说:“原该跟了姐姐去,只是这里怎样?”凤姐儿道:“这有何难,姐姐的箱笼细软只管着小厮搬了进去。这些粗笨货要他无用,还叫人看着。姐姐说谁妥当就叫谁在这里。”尤二姐忙说:“今日既遇见姐姐,这一进去,凡事只凭姐姐料理。我也来的日子浅,也不曾当过家,世事不明白,如何敢作主。这几件箱笼拿进去罢。我也没有什么东西,那也不过是二爷的。”凤姐听了,便命周瑞家的记清,好生看管着抬到东厢房去。 于是催着尤二姐穿戴了,二人携手上车,又同坐一处,又悄悄的告诉他:“我们家的规矩大,这事老太太一概不知,倘或知二爷孝中娶你,管把他打死了,如今且别见老太太、太太。我们有一个花园子极大,姊妹住着,容易没人去的。你这一去且在园里住两天,等我设个法子回明白了,那时再见方妥。”尤二姐道:“任凭姐姐裁处。”暗暗吩咐园中媳妇们:“好生照看着他,若有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

  • 《人类群星闪耀时》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_读后感_4000字
  • 《孔子归来》_读后感_4000字
  •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创始人手记: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工作和生活》_读后感_
  • 《金融交易圣经II:交易心智修炼》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西游记》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冬将军来的夏天》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