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创始人手记: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工作和生活》_读后感_4000字

2020-02-02 07:43:19 读后感

《创始人手记: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工作和生活》_读后感4000字

创始人手记: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季琦,1966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华住酒店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是中国连续创业企业家之一,他作为创始CEO连续创办携程旅行网、如家酒店集团、华住酒店集团 (NASDAQ:HTHT) 这三家中国服务企业,并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第一个连续创立三家市值超过10 亿美元公司的中国企业家。

◆ 日日是好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抱着这样的心情看时光,看日子,你就会发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日日是好日”,是没有分别心,是一种禅心。在我们这个物质化的世界里,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中,能够保有一颗无分别的禅心非常有必要。

◆ 生命的真谛

这几年,我读王阳明的心学、佛教的觉悟方法、老子的《道德经》,又再看尼采的权力意志、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福柯的生存美学……好像一以贯之,都是唯心的理路。而且,我的内心似乎跟这些“唯心”的观点更加合拍一些。 我也可以假设生命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有来生,一种没有。假如有来生,不管是按照佛教的因果报应,还是量子力学的量子纠缠,都应该扬善避恶,让有限的生命陪伴生命中的所爱,不能也不该为了一时的欢愉,伤害他人、他物;反之,应该尽量创造美好,造福万物。那些算计和虚荣都是虚妄,毫无价值,毫无必要。所有的纠结和挣扎毫无意义,不过是自寻烦恼。法自然,顺自然,不仁不德,不伪不妄,至简而不淫物。假如没有来生,只有这一辈子,人更应趋善避恶,不作恶,不蹉跎,顺从内心,做自己。将仅有的时间花在那些值得花的地方,将时间、智慧、物质跟身边有缘、相爱的人分享,与他们共度美好生活。回头想想,我曾把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聊、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些没有必要的应酬,那些不相干的人,那些没有意义的局,那些原本可以陪伴我至爱的无聊时光……我生也有涯,而美好无涯。当我离开这个世界,应不后悔,不遗憾,不感到人生虚度。值得我珍惜、令我不悔的一定不是那些名、利、虚荣、成败。最有意义的一定是顺从我的内心,活过,爱过,创造过。我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不管会不会回来,我没有理由自大,也没有理由自卑。我不害怕失去,也不喜乐得到。我不必慌张地抓紧感官的欢愉,也不必自寻烦恼,纠结在思想的循环中。不回来是顺道,回来是因缘。众如斯,皆如斯,恒如斯。万物由心,心随万物;一归万物,万物归一。

当去除人欲,跟天合而为一,自然就感知到“天理”。安静了,你就能听到某个真切的存在——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自然,有人说是真理。

◆ 万物是心的映射

我们对人、对环境、对别人的看法,实际上是内心的一个映射。那么当下的我,是不是也变了太多?

◆ 打坐的艺术

王阳明说“去人欲,存天理”,我的理解是,人本来就是天的一部分,人欲太重的话,干扰太多,根本没法知道天是什么。当去除人欲,跟天合而为一,自然就感知到“天理”。安静了,你就能听到某个真切的存在——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自然,有人说是真理。

◆ 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平衡

人正好是介于神和动物之间的一种存在,既有动物性也有神性。很多人觉得神性特别好,只往神性上跑,我倒觉得既然身为人,充分享受二者才是最好的状态。做神的时候享受哲学、艺术、音乐这些精神、灵性的东西;做动物的时候享受酒精、美食、性爱这些肉体的东西。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平衡呢?

◆ 时间是人类的幻觉

自然而然,无为而为,可能就是打坐与冥想的精要。

◆ 《易经》中有一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 时代和传奇创始人

一个好的动作,一定是用最少的力气来做的道法自然,自然里的一切都是和谐的、完美的。所以好的动作一定是不费力的。

◆ 三、华住哲学

华住精神是“狼性”和“龙马精神”的结合,我们不能没有了狼的进取和凶猛,同时也要具备马的坚韧和龙的大气。

◆ 企业哲学

一个王国、一个企业,一个政治家、一个企业家、艺术家,他们的成功和他们在历史中的位置,是由他们的哲学决定的,不是枪炮、不是强权、不是金钱,也不是人格魅力。

◆ 华住的生意之道

生意上的阴阳之道在生意上,我们遵循哪些法则?一,统一战线。如果遇到矛盾,不去激化它,而是努力寻找双赢的方案,和气才能生财。二,顺水推舟。逆水行舟勇气可嘉,但是费力不讨好。做事应该顺着水流走,顺着大势走,不要一意孤行,意气用事。做企业、做生意要顺大势、顺市场、顺政府、顺民心。三,随波逐流。在海里冲浪,永远要顺着水流走,顺着浪头走。我们现在遇到的是什么波什么流?“80”后、“90”后就是客户的主流,移动互联网就是技术的波浪,减少人力就是成本上的潮流。四,破坏性创新。华住、如家、7天就是在传统酒店业做了破坏性创新,把整个产品结构、成本结构、发展模式、员工的收入模型改变了,然后把整个产业都改变了。做中档酒店也是一样的,要不断地从内部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包括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生长方式、新的市场、新的沟通方式、新的呈现方式。我们每进入一个新领域,不管是海友、怡莱、全季、星程、漫心、禧玥,都要在相应领域进行破坏性创新。不在这个行业里创新,我们是不会有生存机会的。五,丛林法则。人们对丛林法则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第一层,就是“物竞天择,强者生存”,其实丛林法则有三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是“同类竞争,异类共赢”。

第三层含义是“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一,强者、伟岸者要善于守拙;二,支撑小树的力量没法支撑大树,高大的理想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力量来支撑。华住的生意哲学,看上去是两个矛盾的对立面:一面是和、顺,另一面是破坏和竞争。这两个对立面的统一,就是我们做生意的阴阳之道。

◆ 我们如何看待客户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好产品、好服务?我认为大概有四点:创新、培训、主人翁、位置。 对待客户,不管是住宿客户,还是加盟客户,我总结了三个比喻:像被子一样贴身;像淋浴一样知冷暖;像wifi一样便利。以此为标准,打造华住特色的中国服务。

◆ 我们如何看待员工

所谓“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之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庄子提倡的这种境界,我们可以多体会。

◆ 酒店的未来

将社交功能做到极致的是玛玛谢尔特酒店(Mama Shelter);阿姆斯特丹的美憬阁酒店(MGallery)通过设计家具将整个一楼的空间装点得像豪宅的客厅;新加坡Oasia Downtown酒店则引入了大量的绿化和草坪,给人感觉就是在空中的绿洲;Ace酒店的大堂就像一个网吧,客人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上网、喝咖啡,认识不认识的都会打个招呼,像个大家庭的客厅。全季的大堂虽然空间不大,但是用雕塑、书柜、迎客松营造出一点禅意、一点书香,还有一些艺术的氛围,温馨但不夸张。 未来的酒店,昂贵的材料、铺张的空间已经不能彰显先进的审美和生活方式,反而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和艺术更能够体现一个酒店的审美和格调。未来我们想把“睡”这件事做得更精致。比如通过研究床、音乐、熏香、枕头、灯光、空气的含氧量/湿度/温度、虚拟现实等各种工具,让你睡好。我们的想法还是把这种最本质的事情做好。

◆ 诗歌与成长

北岛的《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南极之旅

旅游的魅力在于新奇感和对未知的探索,在于寻找那种“在别处”和“在路上”的感觉。当我们厌倦了日常的无聊和烦闷,走出熟悉的生活和环境,来到不一样的地方,接触不一样的人和物,感觉到新鲜和惊奇,甚至还有一点点探险的感觉,这就是旅游的魅力。南极的年降水量只有五毫米,但积雪一点点积累下来,几万年、几十万年持续产生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南极气温低,雪的融化不是因为气温,而是压力。当雪越积越厚,底部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雪粒被压融成水,又在低温的环境里瞬间冻结为冰。雪被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在自身的挤压下,转变成冰盖。冰盖顺地势向大陆边缘推进,部分冰体漂浮在洋面上,形成冰架;有些从冰盖中断裂开,掉入大洋,形成冰山。几十万年的雪积压下来是非常大的力量,密度很高,以至于不能完全反射光线,部分能反射出光线的就成了蓝冰;密度高得几乎不反射光线的,就是黑冰。

◆ 远行 这首诗: 每一次远行,都是一场离别也许,只是一次短暂的别离也许,从此天涯,甚或阴阳两界,永不复返我们不知道,这一次是生离还是死别 每一次远行,都是一场救赎也许,远行是为了拯救也许,出发是为了赎罪但是,往往,既拯救不了别人也赎不了自己的罪孽 每一次远行,都是一场重生也许,我们会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更多的时候,除了鞋子上的泥巴,我们依然故我但是,至少远行,给了我们更多生的理由 每一次远行,都是一场未知也许,在前面拐弯处,会遭遇到梦里的凌霄但是,多数时候,只是无聊的路人和单调的风景对于远方,就像对于未来,对于我们自己憧憬,但一无所知

阅读文艺作品时,读者会有一个移情重置的过程,也就是将自己的经历、心情、想象的情景放在作者所描述的氛围里,重新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 我的日常生活好物 人有动物性、人性和神性。我在“人”的建功立业上面还可以,因此想把动物性也展示一下。把我喜欢的酒、茶,觉得很惬意的东西推广出来。在神性这个层面,像书、音乐、艺术,还有我的一些思考,一些比较灵性的东西,我也想要分享。

◆ 我喜欢的状态是在野蛮和文明之间做博弈和权衡,那很有味道——既不去张扬,也不是归隐山林,而是执中。

◆ 邓巴定律认为,人的大脑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一百五十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的上限

◆佛教的戒、定、慧正好也是对应了人的三种特质。戒对应的是兽性,定对应的是人性,慧对应的是神性。

  • 《人类群星闪耀时》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_读后感_4000字
  • 《孔子归来》_读后感_4000字
  •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金融交易圣经II:交易心智修炼》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西游记》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冬将军来的夏天》_精选读后感_4000字
  • 《穆斯林的葬礼》_读后感_7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