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全集)(经典译林)》读后感_4000字
《飘(全集)(经典译林)》读后感4000字
书中提到了很多人物角色,其实主要就是四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爱恨情愁,若果再缩小一点就是以思嘉一个人为主线来写的,但是如果没有他人的对比,也就显示不出思嘉的独特,所以就分析总结一下主要几个人的性格特征:
郝思嘉:一个任性、敢爱敢恨、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勇往直前、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漂亮女孩。28岁以前,她嫁给了三个人:第一个是媚兰的哥哥查理,他还没上战场就得了麻疹,又并发了肺炎而迅速的离开了人世,因为思嘉是在得知希礼娶媚兰后,她一气之下冲昏了头就嫁给查理了,所以她对他理根本不存在什么爱,所以死了对她来说更好。第二个是老弗兰克,她嫁给他是因为当时穷得无路可走了,恰好弗兰克在亚特兰大做生意赚了点钱,她就使用谎话骗了本爱着她妹妹苏埃伦的老弗兰克。她这桩婚姻帮他渡过了难关,然后自己又开了锯木厂,挣了更多的钱,养活了整个塔拉。由于她不听劝告独自赶车去锯木厂,在路上遭到了贫民窟可恶黑人及白人的绑架,幸亏得到萨姆的及时解救才免遭侵害。弗兰克和希礼等几个地下党(3K党)人给她去复仇,弗兰克不幸遇难,所以她的第二段婚姻也就这样结束了。第三个也就是1号男主角白瑞德了,他是最爱思嘉,也是最懂她的一个人,但由于从头至尾他都没法改变思嘉对希礼那虚无缥缈的爱,所以最后他选择了离开。思嘉有了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和查理生的儿子韦德,第二个是和弗兰克生的女儿埃拉,第三个是和瑞德生的邦妮,思嘉几乎没话多少心思在三个孩子身上,特别是韦德和埃拉,所以孩子们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从头至尾,她心里分量最重的一个人就是希礼,可惜希礼和媚兰结婚了,她试图在他们结婚之前让他选择她,但是不尽人意,才会出现这么多曲曲折折的后事。虽然希礼结婚了,但可以说他一直就是她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在回塔拉南方战败时是她最困难的时候,是她对他的希望支撑着她重新恢复了塔拉的面貌。但是瑞德的出现打破了她所有的虚幻,他能看懂她的所有想法,了解她的性格为人,包括对希礼的爱等等,好像在思嘉身上就没有他所不能看透的东西。但思嘉喜欢的不是瑞德对她的了解,而是瑞德多得用不完的钱财。瑞德满足了她对金钱的渴望和对物质的追求,也满足了她爱美的虚荣心等等。直到媚兰因为生第二个孩子去世她才发现最爱她的人是瑞德,而她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也就是瑞德这样的人。可惜瑞德对她投入的爱已经枯竭,最后选择了离开,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和惋惜。我们可以评论思嘉正面的勇敢、不放弃、勇于面对困难,也可以说她的负心、残忍、不择手段。在她28年的青春年华里体验了别人所不能体验的各种辛酸甜美,任由他人的评头论足和流言蜚语,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
白瑞德:别人对他的描述就是一个偷闯封锁线、投机商、还是一个和北方佬政治势力相关的人、行为还不端正、乱搞女人还经常出入妓院,他就是南方人最痛恨的那种人。他直言不讳的告诉南方人不可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南方人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激情,还在他们南方战乱后肆无忌惮的花费金钱,他们怎么能喜欢这样的人呢。但是我自己是最欣赏瑞德的,因为他是最不虚伪,活得最真实的一个人。人们都需要钱,但是又耻于去获取他,特别是和北方佬打交道,迫使生活穷困潦倒,瑞德他就不这么想,他用自己精明的脑袋获得很多财富,但又不被财富所左右。就算做投机生意也是冒着战火偷越封锁线低买高卖,一般人又如何做得了。他又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开始时他知道南方必败,所以和北方佬站在一起,拉了好多关系。后来北方人解放了黑奴,但又变成另外一种无知的政治统治,他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必然迫使南方反抗转胜,所以他把之前丢掉的名声又通过巧妙的方式慢慢挽回。这些都不算什么,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人性的把握,媚兰是他认为的唯一一个贵妇人、经常和贝尔·沃特琳来往、给嬷嬷带礼物、带着韦德和埃拉玩耍、解救希礼等人无不显露他的智慧。但是呢,他最终还是没有通过思嘉这一关,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他心里有爱。他从头到尾一直爱着思嘉,他本来是可以用一个男人所能爱一个女人的那种温情亲切地去爱她的,可他不能让她知道,因为他知道她会认为他很脆弱,再试图用他对她的爱来对付他,而且总是希礼。他最不愿提及的一个人就是希礼,他连他的清高气傲和书生意气都能忍受,就不是不能忍受他那种把对思嘉的爱悬在空中,让她总抱有一丝幻想,不能心安,这无疑是同时扼杀了三个人的生活,媚兰、思嘉和瑞德。他对思嘉的付出得不到真心的回报,他肯定很痛心,所以把那份爱全都寄托在了他们的女儿邦尼身上。他是那么爱邦尼,他把邦尼看做是思嘉的化身,至少邦尼对他的爱是接受和认同的。不幸的是,邦尼既然因为跳马意外离去,这无疑把他仅有的一点希望都破灭了,更雪上加霜的是思嘉把责任都归结在他身上,所以他说自己的爱枯竭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四五十岁的人生可能真不适合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折腾了。他需要善良的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那种尊严,已经逝去的日子里那令人快慰的优雅成分。平淡生活中那种就像希腊艺术一样有其完美、完整、匀称之处不紧不慢的魅力。
卫希礼:思嘉心目中的完美男人。他属于出生贵族家庭那种喜欢读诗看书、做梦幻想、欣赏月光和宇宙尘的理想主义者。往往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在和平时期看起来是非常优雅的生活方式,他表现得也像一个绅士,但是遇到战乱和糟糕情况,他就应付不了了,很容易陷入困境。还好他遇到了媚兰,媚兰理解他,知道他需要她们的保护,为了维护他的那点绅士风度,她可以尽力的配合他。有时候就是这么可笑,他也清楚他的状况,开战后他去参加了战争,他不喜欢战争,也知道战争的后果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不得不去。在战场上他表现很好,被捕后拒绝向北方佬低头去打不仁义的战争而拖很久才回到塔拉,因为十二橡树被战争给毁灭了,只有全家寄人篱下,由思嘉担负起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不适合这种生活,连柴都批不好。思嘉为了多看他几眼,能多和他接触,央求他去管理锯木厂,他自己知道如果去那里就完了,但是争不过两个爱他的女人,所以他屈服了,这一屈服就是向命运低了头,人生要有多大的成就精彩也不大可能了。他不喜欢思嘉用犯人来做不是人做的苦力,不忍心伤害同类,不像思嘉一样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奋力地去赚取额外的费用来维持大家的生活。他其实是喜欢思嘉这种开朗活泼的性格的,但是又不能违背道德的束缚,不愿卸下他那所谓的绅士风度又不能对不起忠于他的媚兰,所以他有时候也是痛苦的,更多的是恨他自己的无能和懦弱,不能像瑞德一样谙熟世事,随心所欲。能遇到媚兰确实是他的福气,直到媚兰要离开人世时还把他托付给思嘉照顾,他在媚兰和瑞德眼里,是那么的脆弱,像个孩子一样,想想确实可笑,这也是瑞德不喜欢他的原因,也不愿思嘉在经济上支持他,但一直都还是尊重他的,至少他在礼数这么方面是一直做得很好的,他也不愿破坏希礼那颗脆弱的心,从秘密让他从思嘉手里购买锯木厂那件事更能看出来,可见瑞德对他也是多么了解。故事依然可以继续,只是我们都愿意到此为止,剩下的留给各自自己去遐想了。
媚兰:用瑞德的话说她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一个贵妇人,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思嘉的母亲,埃伦,她们两个属于同一类贵妇人。她们都像圣母玛利亚一样,是来这个世界上传播善良的,
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他人一视同仁,在她们眼里没有贵贱贫富,善待每一个人,能做到忘我利他,这才是和高贵相匹配的高尚人格。她们都是受人爱戴的好邻居。生活节俭、心地善良的女主人,称职的好妈妈,尽职尽责的好太太。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残忍,好像好人都不长命,所以他们俩人都走得早,或许是老天要让他们少在人间受一些罪,因为生而为人就是来体验各种痛苦的,活生生的人间地狱随时都在上演,亚特兰大被攻陷那段时间,思嘉她们一起跟随米德医生照顾那些伤残人士的情景就是这样的。瑞德失去邦尼、思嘉失去埃伦、希礼、瑞德、苏埃伦失去弗兰克、威尔失去卡丽恩、嘉乐失去埃伦……这些痛苦每天都在上演,所以佛祖把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不是没有道理的。
嘉乐:思嘉的父亲,思嘉就是继承了他乐观活泼的个性吧,他像个大小孩,经常用粗声大气来吼叫家人,其实大家都不怕他。塔拉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思嘉保住了它,它是思嘉的另外一个精神支柱,她陷入困境时会给予她力量的土地同样给了嘉乐力量。他们父女俩都深深爱着那一片土地。他因为有埃伦,所以成就了大半个塔拉,当埃伦走后他也跟着一起走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个精神支柱,找到了,活得更自在,找不到,就像思嘉做那个在迷雾中奔跑的梦一样,看不见光亮,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让我们都努力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那个灯塔吧。
埃伦:另外一个贵妇人,和媚兰一样,就不重复了,利他之心不可少。
还有很多人物角色,爱马的塔尔顿太太和他搞笑的儿女们、胆小常晕头的白蝶姑妈、担负起塔拉任务的威尔、照顾了他们三代人的黑人胖嬷嬷、注重高贵礼节和知恩图报的波克、迪尔西一家、声音尖脆搞笑的黑奴普里西、爱吹嘘自己的亨利叔叔、梅里韦瑟老爷、爱说闲话的梅里韦瑟太太、和媚兰闹翻的英蒂……太多了,而每个都又非常有个性。他们在发生每一件事时的态度,语言评论等等,都值得反复思考,用思嘉的话说,明天再想这一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