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500字

2020-01-04 03:51:38 读后感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500字

对病毒的恐惧和防范,源自于知识,是基于理性的深切尊重。

美丽神秘的非洲雨林,埃尔贡山奇塔姆洞,孕育着大量危险病原体。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打破了自然生态圈的边界,为病毒的演化和传播提供了天然实验场。

——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原体的显现,无疑是热带生物圈遭到破坏的自然结果。这些新出现的病毒从生态被破坏的区域浮出水面,其中许多来自热带雨林破损的边缘区域,还有迅速被人类蚕食的热带稀树大草原。热带雨林是全世界最深的物种储备池,包含了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雨林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病毒储备池,因为所有活物都携带病毒。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

——艾滋病和埃博拉病毒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7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6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7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1400字
  • 超越金融(纪念版)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等待读后感500字(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