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800字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800字
1967年-1993年,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数次肆虐人间,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曾长踞畅销书榜首61周。普雷斯顿在创作《血疫》之前,曾经收集了大量关于埃博拉病毒的资料,也采访了大量与埃博拉疫情相关的人员,好莱坞大片般扣人心弦的记述,新闻调查式缜密细致的态度,几组真实的事件,四个有关病毒的故事。
嗯,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最恐怖的书之一。(另一本《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高扩散性再加上高致命性,埃博拉病毒被称为生命黑板擦。面对书中文字,我经常不自觉呼吸放浅,甚至把手机拿开很远——尤其夜晚,微信读书的亮光都透出令人恐惧和血腥的气息。
然而,此时此刻,身在其中感受冠状病毒传播及事件相关带来的种种,所见所闻所压抑所愤慨,又因萦绕心头的读后感而得到种种救赎。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线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
“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觉察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
人类自诩为食物链顶端,认知世界探索外太空,但无论我们强大到何种程度,终究不能控制自然,南北极颠倒、全球变暖、太阳风暴、伽马射线、超级火山、瘟疫肆虐……我们万分恐惧的灾难,却正是宇宙的疫苗,讽刺又真实。
而自然对人类终究仁慈,它无数次地警告却最终放人类一马,连埃博拉——病毒届的大BOSS,都未曾把人类团灭。可是,它只是退回了丛林深处,在某种未知宿主身上循环复制,改变自己的特性,突变成新的病毒,在暗处静静等待下一个不知敬畏的人类闯入者……
它,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