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赶马的老三》_精选读后感_900字

2020-02-11 02:17:56 读后感

《赶马的老三》_精选读后感900字

老三很机智(。ò ∀ ó。)关于潜在财产的赔偿,这里有很机智的应对方法

“怎么没关系呢?”老三瞪大眼,“你刚才算了鸡生蛋,又算了蛋生鸡,一算就好几代啊。好几代的鸡,由好几代的人来赔。这个道理没错吧?未必你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要减一代,还是要减两代?”
睡出了对角线或横切线,霸占了辽阔的床位,
老三见人讲话,见鬼打卦,不是摸顺毛,就是没正经,反正胡言乱语一通,说了些什么自己也不大知道。

主人公老三是小湾村的村头,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既不懂得电脑也不懂得OK意思的人,一张大嘴常出乱子,乡里开会他乱打岔,“唯心”和“唯物”分不清楚,把“小康社会”理解为“小糠社会”,不分褒贬地把有学问的人归为“四类分子”。但这些都并不妨碍老三是一个出色的村头,他用他的乡村智慧答非所问地躲避上级领导的集资;他用的顺水推舟的对方思维教育了想欺诈外来人的国少爷;他“故意挑拨”庆呆子和莉疯子打架,组织双方亲属骂架,却实际上解决了两者的家庭问题;他利用乡村的“迷信”,教训了借葬礼发财的皮道士;用给乡长化解危机的机会要回了小湾村的茶园。虽然在知识分子的世界里,老三是条虫,但是,在实际的村民工作中,老三是条龙。他知道如何去解决农民的问题,这是大学生的乡长所不如的。

在写法上,本篇小说分为了六个小节,以老三为主线,描写了村里的典型人物国少爷,庆呆子和莉疯子,皮道士,善眯子。在每个小节里,都以一个人物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是又合理地穿插着其他人物,类似古典的明清小说笔记,人物陆续登场,情节环环相扣。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小说以任乡长要换掉老三的村头开始,是乡村智慧和知识分子的较量,但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而作罢;中间以老三为任乡长洗冤达到一个小高潮;*后则是老三是假党员,任乡长迫不得已让老三躲避以避开记者,“求助”于老三终。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头,*后却成为了一个赶马人,领着几个村民去看毛主席的“祖坟”。

这篇小说的语言纯粹是农民式的口语,老三虽然是小湾村的村头,但实际上他可以是中国广大农村任何一个村的村头,在他身上体现的农民的优点和缺陷,恰恰透露出韩少功对中国*底层的农民的智慧的理解,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解读。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