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2020-02-18 03:09:56 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900字

于我而言,这是一部比较烧脑的科普读物,所以耗时比较长,中间还穿插着一政治长篇小说和一篇游记作为调剂,虽然如此但还是舍不得放弃!因为书里很多观点还是让我很震撼的、开阔视野的。
我的理解是,如果说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广义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理论体系,那么自私的基因就是从基因的层面上深入细化的讨论生物进化。而且为了便于更宽泛的读者口味,避免术语,作者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文化和知识诠释生物学的理论,使其更加容易理解!我比较震撼的是作者的一些打比方或者比喻,如说基因进化的原始环境叫做“原始汤”,还有生命体(文中比较强调个体而非群体)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是“生存机器”是基因的载体,所谓机器,其程序是盲目编织的,以便各种行为适应自然的选择,进而使基因这种自私的因子得以遗传,即为永存。这就是为什么叫做自私的基因。还有用各种数学模型阐述基因自私性(这部分对我来说往往比较烧脑)等。
基因就是能够不断复制的DNA片段,作者拟人化了基因,进而就非常形象的阐述了基因的自私性,比如用父母对子女类似的亲属利他行为只是基因自私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子女(亲属)体内有你的基因拷贝!是不是很新奇很震惊!
然后作者还指出,文化传播(不仅限于人类)的传播是一种新的复制因子——觅母。比如某种宗教文化可以不因生命体的终结而毁灭,可以代代相传,并受环境的影响而进化,我们的大脑,书籍,电脑就是觅母的宿主,这样看来文化的进化与遗传进化出奇的相似!在历史的长河里,自然选择会给出一种进化稳定型(ESS),很神奇的是在众多种假定的进化策略中,有善良和宽容因素的策略类型却往往就是进化稳定型策略。这不正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么,作者也有说“表现真诚无私的利他行为的能力可能是人类一种非凡的特征”。所以,虽然作为基因的机器被制造,作为觅母机器被培养,但只有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看到这里有没有被震撼?
另外,看完此书还特别想去看一下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延伸的表型》,所谓“表型”是指基因的生物表征,即基因的作用结果。自然选择作用的正是表型而非基因,此为其一,我好奇的其二是,“延伸”到底会延伸的到什么境界?
综上,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阿特拉斯耸耸肩(套装共2册)》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