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2020-02-20 12:17:05 读后感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900字

刚刚刷到微信读书公众号上的一个话题

#看哭你的第一本书#

下方那么多留言说是余华的《活着》

感觉有点恶心…

忍不住想要diss两句了,并不是在diss这本书,《活着》很好,只是有些人不好。

说在前面

余华的书我只看过《活着》这一本

类似《第七天》荒诞的故事暂不做讨论(我就是没看过没办法和活着一起评价)

diss时间到

我还记得我当时读完《活着》的感受,时间过去很久了,我还记得文末最后只剩下了主人公和一头牛的那种凄惨,我看不到希望。我感受到的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种种不幸,我的心情确实是那种难以言喻的沉痛,但是很惊奇的,我并没有这些人说的泪流满面。而且我更加不懂得在活着这本书里哭了三次看到结局最后笑了的?难道《活着》最后的希望是《乱世佳人》里面女主最后的那种希望吗?

包括有些人提到的《平凡的世界》也一样,读后我只觉得心情沉重,但是说到落泪还差那么一点意思。

我还记得我上一次读书,读到难受忍不住哭了的时候是《白鹿原》里白灵的死和朱先生的死。白灵虽说是个不太普通的姑娘,但是真正敲击到我心里的时候还是白嘉轩对白灵托梦和几十年后的那一幕,那是父女之情。朱先生说起来是这么个传奇人物,浑身充满着神奇色彩,不食烟火,但是浑身又满是烟火气。尘世间走来,但又不沾尘世之气。这样的一位书里带有着光环的主角走了,怎么都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种对生死的思考,对于所崇拜者离去的不舍情绪。

在我看来,一本书里的故事,一首歌的歌词,还是一支曲子,一场访谈节目,使人落泪无非是引发了人类在情感上的某种共鸣,这些情感或是有关亲情,有关友情,又或者是爱情,但是这种共鸣的基础都是人物将自己带入情节,或者故事,成为主角。这些情节故事往往同读者真正的生活环境,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或者令人不快的事情息息相关。

然而我不明白这一群看《活着》看哭了的人的gc在哪里?主人公惨痛的一生老年孤苦的生活他们又能经历过多少?

如果是我只能说在坐的各位泪点高到之前看书的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文学书籍使你潸然泪下过,或者说是你人生的大起大落喜喜悲悲太多,只有《活着》才能扣动你的心

呸 恶心

最后

写的不好的地方见谅。

我不是想针对谁,我只是想diss某部分自我gc的人。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阿特拉斯耸耸肩(套装共2册)》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