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水中月

2022-07-12 23:14:57 百科资料

水中月,与之相近的是镜中花,比喻可以看到,但却是不能实际得到的事物。出自《大智度论》。

  • 中文名称 水中月
  • 与之相近 的是镜中花
  • 意义 可以看到却是不能实际得到的事物
  • 出处 《大智度论》

词语解释

  水中月,本为佛教用语,本为佛教用语,比喻一切法(事物)都无实体。后用来喻指虚幻的景象,不能成为现实。语出《大智度论·初品·十喻》:"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

引证解释

  《红楼梦》曲《枉凝眉》,去掉[红楼梦·引子]和[收尾·飞鸟各投林],还剩下以下这12支:

  [终身误]:对应宝玉、

  [枉凝眉]:对应钗黛、

  [恨无常]:对应元春、

  [分骨肉]:对应探春、

  [乐中悲]:对应湘云、

  [世难容]:对应妙玉、

  [喜冤家]:对应迎春、

  [虚花悟]:对应惜春、

  [聪明累]:对应熙凤、

  [留余庆]:对应巧姐、

  [晚韶华]:对应李纨、

  [好事终]:对应秦可卿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水中月和镜中花表面上是指虚无的两个人,是站在宝玉的立场上而言的,钗黛这两个人他都没有得到,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水中月是指黛玉投水入月而死的结局,镜中花是宝钗最后容颜老去,对镜空叹的结局。

  这首曲是描述的黛玉和宝钗,她们都是美好的女子,在前世,绛珠草为黛玉,神瑛侍者是宝钗,本是恩人,相继转世后,再次在人间相聚,并喜欢上同一个男人宝玉,他由三生石转世,三生石与绛珠草相依相伴,久而生情,生就木石前盟,见绛珠仙子转世,他也追来,黛玉因与宝钗争夺心上人,泪尽,是为还泪给前世的神瑛侍者。

  冷月葬花魂,黛玉在月圆之夜,投入寒塘,月影凌乱后,绛珠花魂驾鹤升天,是为凄美结局,与枉凝眉中的"水中月"摇摇相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