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新疆 读后感(3)篇

作者在这本书里讲了他自驾游得一些经历,大多数都是在南疆的故事。新疆很大,远不止南疆,还有北疆,还有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还有群山外的群山。
为了能还原一个完整的新疆,我就讲一讲我自己在北疆的一些体会吧。
大四的最后一个寒假原本没有打算去新疆的,原本是想去一去东北看看雪景的,后来不知道谁告诉我新疆也有雪。刹那间,我就想去逛一逛了。
人真的是奇怪,有些事踌踌躇躇许久不敢去做,有些事就在一念之间,去新疆就真的是在一念之间。记得去西藏的时候,自己准备了很久,提前喝了红景天预防高反,然后各种锻炼呀。去新疆就是一刹那,然后就订了票。
到了阿勒泰之后就直接去了布尔津县,在县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开始上山了。
第一站是禾木,禾木是一个小村落吧,坐落在大山之间,被白雪覆盖,清晨做饭的炊烟就飘了起来,炊烟与白雪还有蓝天,突然那一瞬间真的好想永远停留在这里。冬天的禾木游客很少,但也能偶尔碰到几个玩泼水成冰的人。在禾木坐了马拉车,我刚坐上了车,就将拉车的一口一个大哥称呼了起来,他张口说,别叫他大哥,他或许比我小,我们就这样攀谈了起来。他在阿勒泰读高二,他家就在禾木,放假了帮家里赚些钱。因为那天刚好是二月十四号,后来下山的时候,他就突然问我,有没有对象,我告诉他,说我还没有。他说,我没骗他吧。我说没有。可能他觉得像我这样的年纪的人就应该有对象吧,爱是一件荒唐又有意思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呢?
刚才禾木的故事我讲的好乱,我真的是一个不擅长讲故事的人。
第二站是喀纳斯了,喀纳斯湖已经结成了冰,上面是皑皑白雪,我还看到有车在上面飞驰,突然有一种像是在看电影飞驰人生的感觉。喀纳斯的景色太美了,语言太过于苍白。晚上和司机小哥哥喝了新疆本地的啤酒,名字叫做乌苏啤酒。两个人喝了十瓶,然后两个都好像喝多了,谈起来自己的心酸过往,那可能是比风景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了吧。
第三站布尔津县,这个童话小镇,爱上这里整齐又漂亮的建筑。
第四站阿勒泰市,第一次去滑雪,摔了好几次,最后有个小朋友特别热心,教会了我滑雪。我最后想呀,相遇的人不会再相逢了,小朋友,司机小哥哥,以后都不会再见了。
第四站乌鲁木齐,学长在乌鲁木齐工作,大三之后就没见过了,见到他很开心,不过他变胖了。
写的很潦草,因为七点有饭局,我还现在在床上躺着,而且这个又没有存草稿的功能。
不过我相信相遇的人还会在相逢。
祝大家元宵快乐。
遇见·新疆 读后感 第(2)篇突然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好友正在新疆工作,于是乎这个遥远的地方好像也被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距离。品着她寄回来的玫瑰味清甜不腻的超大葡萄干,嚼着香脆微咸回味悠长的巴旦木,用着疗效确切味道奇特的维药漱口水…再加上她聊的新疆的人与物与事,看着她朋友圈发的各式美景,我真的对这个神奇的好地方有了很多念想。这个女娃子去那边工作两年多了,刚开始一年多就没回过成都,问及原因竟这样解释:新疆太大了,要耍的要吃的太多,不耍完吃完都不想回屋…以后的某个时刻我肯定也会去的吧?对了,是不是趁着她还没回来,我赶紧去一趟[偷笑]
遇见·新疆 读后感 第(3)篇在我心里,一流的游记应该是客观平实的语言,思考与感悟最好适可而止,人文历史尤其要注意出处的可信度,对于民俗风情不应流于空洞的赞美,感受对于未曾经历过的人来说,越激烈越容易失真,对于有过经历的人来说,越浓郁越容易使人较真,关于想象与延伸,过度渲染与幻想有什么区别,那些不着边际的语言对于一个有点常识的人来说,即使未曾遇见,一样可以幻想,这样就成了一种伪装的美了,实在不见得高明,反而有欲盖弥彰之嫌,总之,不推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