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11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1100字
呼~用了几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黄先生这本书读起来真是不易,他从准备到成书花了近十年,看过的文献多到令人咋舌,每页的评论也是各种见解多如牛毛,能通读本书也算是看过博士论文级别的经典图书了还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再刷是必须的,可能要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和重温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再翻回来看了,希望不会用太久的时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看似平常的1587年已预示了明朝的走向。在历史的车轮下,无论是什么阶层什么职位什么能力的人都会成为一粒尘埃,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明朝是一个道德高度代替法律的朝代,君王的权力、治国的准则、社会的思想都基于道德标准,一元化社会让文官集团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万历也曾是励精图治胸怀天下的君王,但是君王受到的各种道德约束更多,他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明白了自己只是文官集团操控的傀儡,所以他消极怠政,竟长达三十年未离开过紫禁城;旷世之才明朝第一政治家张居正能力超群手段强硬,推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一条鞭法,将明朝的灭亡延后了数十年,但也因此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死后遭到清算;张居正的继任者采取温和手段调解皇帝与文官矛盾解决问题的申时行一贯被认为是没有功绩,当政期间如白纸一张,但是多少危机被他扼杀于无形之中恐怕也是无法统计的;时代的“异类”海瑞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极力遵循道德准则生前家徒四壁,买两斤猪肉都能成为大新闻,但是正是因为他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遭到了文官集团的排斥,空有一腔热血也只能做个摆设;抗倭英雄戚继光文韬武略虽然可以适应时代并做到最好,但是也只有在张居正在世时才能大展拳脚,国家经济孱弱赋税直接充当军饷的军队是没有改善武器东征西战的能力的,所以思想先进提倡培养海军的俞大猷也壮志难酬。张居正倒下了戚继光倒下了明朝倒下了但是由张居正批准戚继光指导士兵修缮的明长城却屹立至今;思想家李贽看透了传统道德的束缚寻求思想解放,在享受传统带来的权力的同时指责传统、追求解放矛盾了一生,被世人看作虚伪矛盾心口不一之人,用他自己最后的骨气绝望向命运抗争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个相比前文人物不那么有名的人,七十老翁何所求!本书收尾呼应,开头读着多平淡,结尾读的就会多震撼,虽然名为万里十五年,但是从这一年的相关人物为切入点从明朝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阐述了道德无法代替法治,无论采取激进还是保守的手段都不能改变明朝终将灭亡的结局。黄先生一生的经历也是相当传奇,用他几十年的经历创作出如此佳作,有幸一览,收货颇多,其他再来,后会有期[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