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笔记> 正文

紫禁城的黄昏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2019-04-05 04:06:31 读书笔记
紫禁城的黄昏
作者:庄士敦
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西洋老师;他,被英国宗教界抨击为“英国的叛徒”。他,描绘了紫禁城内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他,记录了外国人眼中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政治局面。《紫禁城的黄昏》是“帝师”庄士敦的怀旧集,以他与溥仪的主要交往经历为线索,记述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中国发生的如戊戌风云、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事件,以及他的看法,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艰难过渡。
紫禁城的黄昏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紫禁城的黄昏》一书看完,第一感觉是书名真是恰切呀!这正是紫禁城做为皇宫的最后时期也真的是黄昏时分也!这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所著的与其学生皇帝的一段时光,所以本书也可名为在紫禁城里的时光。庄士敦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英国人,作为末代皇帝的英文老师来说,对中国尤其是对末代皇上还是有感情的,书中提到了很多紫禁城里的故事和人物,在那个改朝换代风雨如晦的时期,也像每一个朝代更替一样都是腥风血雨,乱臣贼寇的,于是,在一个更大范围的国际瓜分争夺租领地开始了,袁世凯称帝失败告终后,在又一个范围的军阀割据混战开始了……那些耳熟能系的名字,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等等等等无一不是欲取而代之的,还有一些欲图复辟者张勋等等,一批又一批的强权者粉墨登场,简直就是群魔乱舞!想想又有谁真正代表我堂堂中华,亿万万同胞……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被推翻的逊位帝子可想而知也不会清净无碍,而一系列围绕帝子的事件频发……本书作者庄士敦作为一个外国人,以帝师的身份备受逊帝青睐,也参与了很多逊帝身边的家国之事,无论对于该人的历史评价与定位如何,从书中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尊重中国并皇上的外国人,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长期的关系使得庄士敦对溥仪非常的有感情,甚至能感受得到师者的温暖和关怀,毕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紫禁城的黄昏时分。本书内容涉猎广泛,并且提到了很多的著名的人和事,至少我好像明白了曾被溥仪重用于皇室御用内务府的王国维先生自投清华园中昆明湖多多少少与逊帝的被驱逐出紫禁城不无关系……n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将紫禁城内外之事都能细说分晓并积极参与其中,也真难为这个老毛子了………n风过无痕         2019年1月31日上午农历戊戌腊月二十六,再过几天就是己亥猪年啦,预祝新年书友们顺利圆满快乐!  这是一部不错的书!n

紫禁城的黄昏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宣统皇帝一直渴望有机会出宫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当他站在可以看到外面世界的地方时,他这个渴望就会异常强烈。”

    禁城因这些珍宝变得美丽和辉煌,这里也是一个让人悲痛的地方。人们向往这里的奢华生活,可是谁又能体会到这里有被囚禁一样的痛苦?―――毫无疑问,真正走进末代皇帝的为他着想的,促成他蜕变的是他的英文老师――帝王之师庄士敦。

紫禁城的黄昏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紫禁城内是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君主制,紫禁城外是革命党人的共和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并存了13年。城内人心黑暗,制度腐败,道德沦丧,至高无上的皇帝名存实亡;城外风云变幻,硝烟四起,动荡不安,各方政客轮番登场。

      溥仪是不幸的,虽生于帝王之家,幼年被推上皇位,成为君主,却是有名无实,只是作为一个王朝的象征,实为紫禁城的囚徒。他又是幸运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庄士敦。他亦师亦友亦父,真诚地爱护他、教育他、帮助他。在面对王朝内部黑暗腐败的旧势力,他献计献策,帮助皇帝进行改革;在面对城外军阀势力的围攻,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他又挺身而出,帮助皇帝脱离险境。他对于溥仪的一生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紫禁城已是黄昏,已是落日,终将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然而没有紫禁城的黄昏,也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朝阳。

  • 《紫禁城的黄昏》_读后感_1400字
  • 紫禁城的黄昏(2010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紫禁城的黄昏(201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图书)
  • 紫禁城的黄昏(2004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紫禁城的黄昏 读后感(3)篇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