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步履不停》读后感_1100字

2019-08-20 12:30:26 读后感

《步履不停》读后感1100字

关于“我”和“我”家的故事,在“我”带着妻子和继子回乡下父母家的途中以及呆的父母家的那两天里,慢慢展开来。

他们一家人活的都很拧巴。身为次子的“我”对父母偏爱大哥心有不甘、怨气,所以在大哥大学选择读医学、继承家业的时候,“我”义无反顾、负气地选择了自己向来不擅长的美术专业,失业后瞒着父母谎称自己还是个修复师。母亲跟父亲都是十分传统的老一辈,他们是通过相亲结合的,在日常生活中言语经常透露出对彼此的嫌弃。

十年前,大哥纯平因为救了一个溺水的少年而失去性命,这给一家人带来了无法治愈的创伤。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他们都对“害死”长子的良雄心怀芥蒂,每逢长子忌日一定要叫上良雄前来祭拜,让他的良心当众受到一家人的鄙夷跟鞭笞。“没有人可以恨的话,就只能自己承受痛苦了。就算我们让那孩子一年痛苦个一次,也不至于会遭天谴吧……”十年过去了,母亲当年丧子的悲伤已经发酵、腐烂得让“我”觉得可悲可怜。大哥的意外去世也给“我”带来不少打击,他不得不去思考、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关系、去履行作为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他既对父母多年来的偏爱感到怨恨,也对自己“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感到愧疚。对一家人情绪上的纠结,是枝裕和用十分细腻的笔法缓缓道来,这让我读来感到很触动。

特别打动我的一个情节是:“我”、父亲、“我”的继子淳史在走路去看海的路上发生的细节。淳史年幼、充满朝气、远远的跑在前头,最后几次停下来百无聊赖地等我们;而父亲为了勉强赶上孙子的速度但而气喘吁吁、拼了老命;“我”则为了顾全父亲的尊严而故意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假装接电话。这个画面让我想起莫怀戚的《散步》,里面有这样一个段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在《步履不停》里,这样一个情节貌似跟《散步》如出一辙。同样是父子跟父子,但不一样的是,这里丝毫没有亲子的融洽快乐氛围,有的是如鲠在喉的心酸跟无力和愧疚。读来让我觉得有点沉闷。

后来,父母因病相继离世,“我”再也不是某个人的儿子了。他没机会履行之前跟母亲承诺的让她坐上他买的车、也没有机会履行跟父亲的“下次在一起去海边”“的机会。“失去的终究还是失去了。”“我”身为人父后体悟到,之前对父母做出的承诺只能以另一种形式、换另一个对象,不断地重复下去。“那并不是快乐或悲伤这种易于理解的感情。也正因为它是如此难以理解,所以我觉得它说不定与人生这东西十分相近。”

步履不停,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