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_900字

2019-10-14 02:34:22 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900字

我第一次听说刘震云,还是在朗读者里,那次有个关于他的采访。我才知道这是个很有个性的作家。以往我也读书,但多是鲁迅,老舍,巴金等课本上耳熟能详的作家,待我真的读了刘震云的书,我才发现,原来语文课本孤陋寡闻了好多年。

《一句顶一万句》,我之所以选它作为第一本,得益于题目。起初,我在想,到底什么话这么牛,说一句能顶上说一万句,等我读完了整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此一句非彼一句,说不着的一万句真不如说的着的一句。

小说前半部分写的是河南新乡延津的杨百顺(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后半部分写的是山西沁源的牛爱国(吴摩西被拐的养女曹青娥的儿子)。虽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但是经历竟出奇的相似。通篇读下来,我发现,所有的事情,所有人物的命运的形成,无非是寻找能说上话的人。男人们不停的换工作,女人们不停的出轨,都不离开摆脱束缚自己的“孤独”的枷锁的强烈愿望(当然不能将此作为借口),导致书中的人物,一天一天,一代一代,不停的寻找,不停的奔波,只为心中那个“说的着”,就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顾了,什么都无所谓了。

如果单是给读者那种看个乐呵最后什么也没留下的感觉的话,那在我看来,它就没什么大意义。而《一句顶一万句》却偏偏不是这样,它会给你留下心灵的触动,给你一种共鸣,你会把自己置身于其中,与书中的人物同欢喜共伤悲的同时还会反思当下自己现实中的生活。这本书最大的难得就是让你明白不管哪朝哪代,哪个时空,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是君主专制的还是民主共和的,我们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无非是吃饱穿暖说的着这个虽简单但很多人却不明白的道理。或许参透这个,就再也无所谓功名利禄了,可惜目前我做不到,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也或许只有临死那一刻才能参透。

心里的共鸣还在激荡,或许有些语无伦次,只因此刻感慨万千。我喜欢刘震云简朴的文字,中肯的写实,原因很简单,只为跟他的思维能“说的着”。能替百姓说话的作品必是好作品。能反映百姓生活和心声的作品必然很卓越。文学就应该这样,源自于实践,扎根于人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最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