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_900字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读后感900字
历时15时23分,断断续续的,我读完了这本书。越到后面,越希望放慢速度,这就像是在吃一块儿非常可口的糕点,总觉得最后这点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需要慢慢咀嚼和回味。《腾讯传》讲了腾讯的初创,变大,再变强。初时,她就像是一个婴儿,被马先生精心呵护,细心照料;但她始终是一个孩子,一点也不能长大,马曾一度想放弃,但由于没有合适的人接手,最后不了了之。在一个机缘巧合下,马认识了同样是刚刚初创的中移动,大家一拍即合,找到了初始的盈利点。这不仅给了腾讯希望,更是给了马动力。但马深知,过度的依赖这个土财主,自己可能永无出头之日,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在最高层的英明决策下,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腾讯找到了自己新的增长极——QQ秀,就是靠这么一个借鉴韩国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马将其本土化,稳住了自己的阵脚,找到了自己的现金牛,而这种模式一度被腾讯复制,为腾讯创造辉煌。当腾讯这艘小渔船发展成军舰的时候,这时候两个关键性的人物出现了,——首席战略官刘炽平和营销总监刘成敏。一个为腾讯把握大战略大趋势,使腾讯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一个为腾讯进行深入人心的营销,使腾讯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正是由于他们,将这艘军舰打造成了一艘航母——可以承载万物的大平台,现在的腾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角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这时候,我们已经离不开腾讯了。与360的冲突是腾讯战略的转折点,由封闭到开放,由独享到共享,这时候的腾讯可以当之无愧的被同行称之为老大哥。微信的异军突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有内部的生态已经形成,外部的条件也刚刚好,微信诞生了。感觉就像是一夜之间,微信火遍了大江南北,这不仅由于张小龙有乔老爷一般对产品的偏执,更是他们把握了大潮流大趋势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腾讯一路披荆斩棘,做云,做银行,做人工智能,做物联网,甚至是慈善,微信和QQ成了他最重要的两个入口。讲到这儿,腾讯的故事落下了帷幕,但历史的长河依旧奔流不息,相信腾讯在后来的日子里依然能够永立鳌头,做现世的弄潮儿,因为,他们不但能够想用户所想,思用户所思,还能够紧贴实际,顺应潮流,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始终如一的关注产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