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_1200字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1200字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走出去,让事情发生”,而不是堆积再一起,再爆发,反思,痛苦…走出去,让年老的自己,坐在摇椅上,跟孩子孙子讲曾经不后悔的故事,我想、这就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使命,社会价值的体现…
总而言之,一句话总结既是“吾日三醒吾身”,用管理学的方法PDAC,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去过好每段日子,每一天,处理好每一段关系。每天都在修行,不至于等到年过半百再回忆反思,痛定思痛,任性不是每个阶段必备的,任性只可以在某些人身上耍开来…因为我们总需要对自己每个阶段做的事情负责人…
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这是自然规律 社会使命 人的责任感,不要因为自己的任性 导致各种滚雪球形成的烂摊子…
人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总需要反思,这都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就像哈罗德麻木了半生,终于在六十五岁这一年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疼痛并成长了。通过一段孤单的旅行,看见了自己的过往,看见了自己的人生,看见了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最隐秘的痛。
爱情,从两个人相遇开始。曾经有一个经典的爱情三阶段论:第一阶段,1 1=1,我们是一个人;第二阶段,1 1=0,我的所有痛苦不幸都是因为你;第三阶段,1 1=2,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在一起。
第二阶段的憎恨很重要,活过这个阶段还能幸存,才进入第三阶段,是两颗独立的灵魂,彼此相爱。
哈罗德和莫琳的爱情,徘徊在第二个阶段很久很久,久到他们以为相互之间已经没有了爱情。经历了那么多伤痛,人生中重大的变故,两个相爱的人渐行渐远。分开,踏上一个人的征程,让两颗分开的心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伴侣,让原来失落在生活中的小小美好又重新回到心里。然后,共同携手进入第三个阶段。
人这一辈子好像总是这样,守着一成不变,你的日子就会越过越枯燥,越过越无聊。
一个人的朝圣,就是一个人,一段路,一种坚持。
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为了帮助失去多年最真诚的朋友,不管路途多长,有多少人来了又走,但始终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爱人,认识亲人,认识生活的真谛。
这一路走来,哈罗德坚持面对隐藏在自己最深处,最真实,最痛的自己。揭开伤口,一个个审视,一个个面对,最后愈合。同时,也直面自己心中最大的遗憾,然后了然,释然……
不幸的起因,是因为哈罗德成长在了不幸的家庭,从小缺失父母的爱,没有安全感。在最好的年纪没有学会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以至于成年之后不会跟人相处,不会爱自己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当一切已成定局,人生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破罐子破摔,继续放弃;或者寻找一个契机鼓起勇气,努力前行。
读这一本书,就是陪着哈罗德一起挣扎,一起坚持,一起审视,一起成长,一起救赎的过程。我第一次在一本书里面找到这么多共鸣。好像,那些来了又走的人就在我生活中,那个可怜的孩子曾经从我身边路过,那些夫妻之间的沟通偏差我都见到过,那些前行中的挣扎我也被折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