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1200字
诗人鲁米说: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这是一声直击灵魂的质问。。。。
大多数人可能对于诗人鲁米是陌生的,纪伯伦,泰戈尔,博尔赫斯等,人们却是熟知的。
对于鲁米,我只是想说:请读读他的诗吧,你会比以前更接近自己的灵魂。
七月,骄阳会有,但鲁米的诗会是一缕微风,不仅会在人们的心头荡漾,也会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
读鲁米,会热爱,会迷恋。
苏非派说,心灵是“全面的人类现实”,爱的方式就是一条寂灭之路,是“仿佛它从来不曾存在过”的至福之路。我们最初的状态是非在,不存在,而我们应把大部分生命用来努力摆脱物质、摆脱头脑和欲望、回到存在与非在的深刻领域上,那里才是我们所属的核心。无梦的睡眠会让人恢复活力,我们却处于无意识之中,可以说,这是对这种状态的瞥见和浅尝。我们就在其中,但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觉知。
我的灵魂,像一只鹦鹉,因芳香而雀跃。扑扇的翅膀,是阳光下一扇敞开的门。
读完鲁米,才发现关于爱我们知道得太少,爱一个人,应当是爱他的灵魂。我始终不愿意相信一见钟情,一直觉得一见钟情的大多是形体,并不是灵魂的碰撞。
- 在你的光明中,我学习如何去爱。
- 在你的美丽中,我学习如何作诗。
爱,没有对象;对话,没有主题;看,没有景象;光线层层相叠,充满了纯粹的可能性。
- 你并不是你的眼睛。
关闭语言之门(嘴)。打开爱的窗户(眼睛)。月光(神性的反光)不会由门而入,而只会跳进窗口。和一个朋友、经由眼睛而来的一切以及这两者的临在一起进入静默,我们就会成为鲁米所说的心心相印的逃亡者。
爱离开了。光线变幻着。
我需要的恩典比我想象的更多。
每一个人都需要爱,自己是满足不了自己的,人类得通过别人和外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那些在伤痛和悲哀之下找到爱的人,都会带着一千种新的伪装消失于虚空之中。
- 关于灵魂和身体。
人海茫茫,只是人的形体在行走。你无法透过一个人忙碌的影子去猜测他有怎样的灵魂,也不能确定他是否喂饱了自己的灵魂。也许,和你擦肩而过的人当中,也会有高贵灵魂的存在。
不要喂你自己的两边同样多。
灵魂和身体承载不同的负担,
它们需要不同的照顾。
我们常常把鞍座
放在尔撒身上,却让驴子
在牧场上自由奔跑。
不要让身体去做
灵魂胜任的工作,也不要把沉重的负担
加在灵魂身上,而身体却能将它轻易承载。
鲁米提醒我们,我们的灵魂就像国王的猎鹰,有着高贵而神圣的品质,并且拥有自由意志,能够摆脱自我而体验到灵魂的喜悦。他形象地用水滴回到大海的比喻告诉我们,这种表面的放弃并不是一场灾难,而是回归,是一场合一的婚礼。
——经典语录——
- 一个伟大的拥抱始终在永生者和必死者、在本质和偶然之间发生。
- 繁复的世界有时可以变得非常简单,而岁月和这种认识无关。
- 在对和错的观念之外还有一个所在。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
- 不是为爱而被杀死的人,都是行尸走肉。
- 直到忠诚变为背叛,背叛变为信任,一个人才能成为真理的一部分。
- 恋人们并不最终在什么地方相逢。他们一直都在彼此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