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1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100字
断断续续用睡前的半小时一小时,躺在床上,慢慢地看这本书。前几天终于看完了。趁着脑袋还有思考,我把这些胡思乱想写下来。
我喜欢这个译者的翻译,有些人在想法里吐槽一些词翻得过度追求随意而显的粗俗,确实,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跪舔”这个词,原文是啥样能翻译成这个,总觉得太穿越了。不过我喜欢译者将有些话译成方言,恰当又有亲切感又让人物活灵活现。但最最最喜欢的,是那些描述那些灵魂碰撞散发光辉时精炼又深刻的语言,充满魅力,引人入胜。读着这些文字情不自禁就投入了书中描述的美妙的每个地方,与他们体会每一个沉静而又激昂的灵魂的呼吸,我想,这一定是毛姆和译者带给我的双重魅力。以后,我再厉害一些,想读一读它的英语原版书,想来一定会是另一番体验。
斯朱兰还在巴黎的那一段中,我很不喜欢他,以一个社会人的眼光衡量他,他不负责任,抛妻弃子,让真心待他赏识他德克崩溃,辜负狂热于他的女子,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他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他的眼中只有他的艺术。一个人像被一股力量控制了,冷漠到了极致,什么都不在乎。
但是当他来到了大溪地,这个他的灵魂的归属地。人还是那个人,一样刻薄的性格,一个为艺术而生的炙热又冷漠的灵魂。但不离不弃地爱着他的爱塔,说出一句话的那一瞬撕开了斯朱兰灵魂中多情的一角。
“你是我男人,我是你女人。你去哪儿我到跟哪儿。”
有一会儿,斯朱兰的铁石心肠似乎稍微有些动摇,泪水渗了出来,一边一滴,顺着脸颊慢慢往下滑。
看时只觉得“斯朱兰有也这样的一瞬啊”,但是如今看了后面,再回头想想,大溪地真正地怀抱了斯朱兰灵魂,这是与他的梦境相重合的地方,充满生命力而淳朴的住民,不再有人束缚他,还有,给予了他拥有浓浓爱意的爱塔,虽然斯朱兰并不在意是否有人包容他,有人爱他,但大溪地的一切,推着他描绘了自内心的境界。
斯朱兰穷其一生,来到大溪地,死前完成他们的梦想,后人歌颂他称赞他,自以为了解他,哪有人能真正明白这个孤独炙热的灵魂呢?或许我们每个人灵魂的深处,都有我们自己的月亮,我们没有办法像斯朱兰那样思想境界超高,但又有多少人能觉察这不受控制的情感,去追逐我们的月亮呢。
乱七八糟写了都是啥啊,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比如最后的斯朱兰太太,比如另几个故事里追逐了月亮的人,比如后人对斯朱兰,但是想法在脑袋里打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能好好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感觉不是很好。还是读书少了,哎,如果再来重看它,我的想法应该更丰富了吧?
看完好想去大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