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流浪地球》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4 09:02:35 读后感

《流浪地球》读后感1200字

2019 三十本书计划 第3.5本《流浪地球》,不到三万字,就算半本书吧。
本来因为《流浪地球》只有两万多字,我没有打算写书评,但是因为昨天看过了电影,实在是忍不住还是打算说一说。
这是一本写于19年前的书,在那个年代,可能我还在抠鼻孔玩泥巴,大刘写出了《流浪地球》。
在自己塑造的历史当中,大刘写出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这个小人物没有什么强大的能力,没有一颗坚强的心脏,没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更没有坚定不动摇的初心,他就是一个小人物,万万人中的小人物。
就如同余华的《活着》,严歌苓的《陆犯焉识》,在历史长河中,一个大的故事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而大刘也一样,写的现实,写的冷血,也写的真诚,只不过区别是他的故事是在他塑造的、目前还不存在的一个历史中。
在那个我们要像甩保龄球似的把地球甩向半人马星座的大的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精神和思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小一部分放给感情,稍大一点的部分放给工作和责任,剩下的全部都是欲望,活下去的欲望。而在如此真实有残酷的情景之下才出现了“我”的一系列小事件,和地球的一系列大事件。
而人们精神和思维的变化,最终导致了矛盾冲突,也就是最后所谓“理智的人类”和“忠于政府的人”,这5000个“忠于政府的人”的放逐和死亡是冲突的顶点,也是对那颗叫太阳的恒星所释放的温暖的怀念,更是在浩瀚宇宙中整个星球的孤单、无助、痛苦和绝望。
“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他们如是说。
而故事的结局,如果非要说有结局的话:日子还是要过,不过地球在太阳系还是在流浪,不管这5000人已经死亡的现实是否会对社会发生影响,不管人们的内心会产生何种想法,日子还是要过,还是要流浪,保龄球甩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以上为书评,以下为影评。
说是影评,不如说是对整个电影的看法。个人认为电影和书没有什么关系,电影只是用了大刘塑造的这个历史背景写了一个新的故事,一个英雄主义的故事,一个拯救地球的故事。对于中国影视来讲,拍摄的让我很感动,75%的国内特效制作,拍摄和制作团队的坚持不懈,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并且带动国内科幻影视作品的发展。
但对于故事内容来讲,让我很失望。在经历了长久的“刹车世代”,和近乎完成的“逃逸时代”,这个故事仍然占有非常大比重的感性,它可能符合中国传统电影市场的口味,但是并不符合大刘创造的这个世代的背景。抛开Bug不谈,矛盾冲突简化为“种子计划”,现实化的结局转变为“拯救地球”,这是我接受不了的。
可能有各种原因导致故事的改编和改变,不仅仅有剧组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和审批的原因,但我也希望将来的科幻电影事业能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给拍摄团队大展拳脚的机会,也给等待的观众们一个视听盛宴。
文章评分:8.9
电影评分:7.2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